這幾天黔東南錦屏的山核桃陸續進入成熟期,一枚枚山核桃掛在高大的核桃樹上,隨著秋風刮過掉落滿地,撿拾山核桃的村民們到來,讓沉寂的大山熱鬧起來。
記者來到錦屏縣的山核桃基地,山上成片的山核桃林都已經成熟了,由于野生山核桃樹長得特別的高大,村民們先用竹竿把成熟的山核桃打落下來,撿拾裝袋。剝開外面一層厚厚的綠皮,里面藏著堅硬的果實,要想吃到最里面的核桃仁,還得再費一翻功夫才行。
據悉,山核桃一般在白露時節成熟。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強,適應多種土壤生長,喜歡溫暖濕潤氣候,海拔在400-1200米。錦屏縣自然環境優美、群山環抱,森林覆蓋率達72.18%。這里的氣候和水土都很適合山核桃的生長,在錦屏縣的群山中分布著大量的野生山核桃,當地群眾有幾百年的野生山核桃食用歷史。
2012年,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有部分農戶開始大規模的種植山核桃,同時還引進了浙江山核桃、碧根果等不同品種。當地政府通過項目資金、技術指導、培訓服務等方式,扶持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土地入股,將山核桃種植戶吸納為合作社社員,帶領農戶抱團發展。
為了延長產業鏈,錦屏縣依托合作社,上游發展山核桃育苗產業,建有育苗基地20余畝,年能出苗山核桃苗5萬株;下游發展山核桃加工產業,引進本土企業入駐錦屏經濟開發區,建設山核桃加工生產線,將全縣及周邊縣市、省區的山核桃收購進行加工生產。成立了本土的山核桃品牌,并獲得有機基地認證證書2張0.58萬畝,申報發明專利獲批兩項。
記者又來到錦屏縣山核桃加工廠,廠房里的這些核桃,是近兩天采收來的近6萬斤山核桃,經過三天的晾曬,才可以進行加工成品。據山核桃加工企業負責人介紹,山核桃的加工要經過剝殼、篩選、晾曬、煮沸、去殼、選仁、烘炒、包裝等工序,最后制成原味、奶油味等多種口味的核桃仁。從剝殼到包裝,一共經過了8道工序,美味的背后透露著生活的底色。據了解,錦屏縣每年能生產山核桃仁20萬斤,就這一項,通過線上電商、線下超市店面等銷售,年收入可達600萬元。
山核桃是錦屏縣的“五大產業”之一,也是“十四五”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目前全縣共有核桃基地3.9萬畝,主要分布于銅鼓、敦寨、大同、三江、鐘靈等鄉鎮,年產量800噸,產值1000萬元,可帶動400多人就業,2萬余名群眾增收,成為錦屏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特色產業。(錦屏縣融媒體中心:劉光英 王瑞燕 潘存澄 楊秀梅 吳玉富 付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