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切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產業扶貧和農民持續增收,通過推進特色產業倍增,推動秋冬季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建設。截止目前,全縣已種植或育苗可栽大田面積8.417萬畝。其中:夏糧(雜糧)種植0.954萬畝;油菜播種面積0.382萬畝;蔬菜種植1.885萬畝;綠肥種植4.583萬畝;冬季農田種草0.603萬畝;食用菌種植0.01萬畝。
優化布局調結構。一是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2021年9月24日,出臺《雷山縣2021年秋冬季農業生產指導意見》,把2021年秋冬季農業生產計劃任務數14.65萬畝分解落實到8個鄉鎮;二是摸排全縣耕地撂荒面積為327.26畝,縣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加強撂荒耕地整改復墾復綠,確保永久基本農田種植上糧食作物,防止耕地“非糧化”;三是優選優質良種,確保蔬菜、油菜等秋冬作物種子質量,有效提高產出率,提高效益;四是在穩定夏糧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綠肥、牧草的種植,加快發展食用菌。
指導培訓營氛圍。一是成立全縣農業生產和防災減災包片指導工作領導小組,分片指導和開展技術服務,督促指導各鄉鎮及時將秋冬種生產工作;二是加強對秋冬季農業產業的宣傳力度,張貼宣傳標語、橫幅等,采取印發技術明白書,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等方式,盡量把種植技術培訓到田間地頭,廣泛宣傳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營造良好的秋冬季農業生產氛圍。目前,全縣共計開展各類宣傳、培訓8場次,開展油菜育苗等現場培訓4場次。
籌備物資強統籌。一是縣供銷社等農資經營主體根據全縣秋冬季農業生產需要,繼續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組織供應。二是嚴格農資質量監管。做好秋冬季農作物種子銷售登記備案管理,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銷售農資行為,確保農資質量,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狠抓示范促生產。縣農業農村部門督促指導各鄉鎮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做好示范創建,落實示范樣板點24個,示范面積3770畝。其中:馬鈴薯示范點8點,示范面積900畝;蔬菜示范樣本點4個,示范面積630畝;油菜示范點5個,面積290畝;綠肥示范點3個,示范面積2500畝;冬季農田種草示范點3個,示范面積250畝;食用菌示范點1個,示范面積100畝。(趙仕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