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看你?“鬼節”
姜秀波/文
一年一度的農歷7月半,是黔東南地區傳統的“鬼節”,人們攜妻帶子,帶著成捆的香蠟紙燭,走出家門“燒紙錢”。于是乎,黔東南各地村頭、路口、宅邊、小巷無不煙氣氤氳、火光點點,成了黔東南的一道不和諧的“風景”。
“燒紙錢”似乎成了“鬼節”必不可少的內容。近年來,攀比“燒紙錢”之風蔚然而起,大有越演越烈之勢。
其實,追奠先人,寄托哀思,且又是傳統習俗,原本無可厚非。但泛濫地“燒紙錢”既污染環境,又給防火安全埋下隱患,同時還誤導下一代,其遺害不可謂不淺。
有人認為不燒“紙錢”似乎缺少“鬼節”氛圍。這似乎也是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因為任何一個陋習向來都有其堂而皇之的“理由”。但為了一個氛圍,我們就應該犧牲環境、放棄安全嗎?
也有人認為,燒“紙錢”是中國的“國粹”,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祖宗之法不可變”,至于污染環境、埋下安全隱患,那是地方政府應該操心去張羅的事。
嗚呼!滿眼望去,紙錢滿天飛,陰魂遍地……
不知地下先靈能收到后人的“億萬錢財”否?
竊以為:祭奠重在心祭,而不在于物祭也!
(歡迎就此話題展開社會大討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