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舞臺 文化盛宴
——首屆中國·貴州·
周重新
10天的活動,10天的精彩,10天的震撼。
“瑰麗鉆石”——苗族飛歌的嘹亮,“天籟之音”——侗族大歌的悠揚,見證了原生苗侗民族文化的燦爛;綠色凈土生態王國,展示了原始山水自然生態的美麗。
一批批媒體記者慕名而至,一位位專家學者應邀而來,一個個“非遺”項目閃亮展示、一幅幅民俗畫卷繽紛展開……8月3日, 隨著
挖掘鄉土文化 彰顯黔東南本色
首屆中國·貴州·
7月23日,濃縮原生態民族文化之精華的大型開幕式《原生態家園》歌舞表演,揭開了的首屆中國?貴州?
州委書記廖少華在藝術節開幕式上的一番話,簡要精練地定義了我州舉辦藝術節的良苦用心:“黔東南多姿多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不僅屬于黔東南、屬于貴州,更屬于中華民族、屬于全人類。我們的目的是搭建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的平臺,展示原生態民族文化的魅力,共創原生態民族文化的美好明天!
我州舉辦藝術節,大力挖掘鄉土民族文化,使黔東南的文化標簽更有個性、更加張揚、更加醒目,原生態的震撼力量得到釋放。
在原生態民族文化遺產展覽上,全州16個縣市、州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數萬多件展品參展,見證著我州原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民族建筑、飲食、刺繡、紡織、染繪、金屬品加工、竹器加工、石器加工、泥制品加工、儺文化等一一生動再現,這里有
打造展示舞臺 張揚原生態魅力
首屆中國·貴州·
貴州是多彩的,黔東南是原生態的。十萬余人次,在短短的十天之內,爭赴一個激情的原生民族盛會,這充分展示了我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長期以來,我州一直保存真山、真水的自然風光和原生民族文化,只是“深在閨中人未識”。在現代文明的大背景下,在我州的發展軌跡中,文化的推動力無疑是巨大的。我州的民族文化藝術節,給人們提供了“直面傳統文化”的機會,在“再回首”的感動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藝術節期間,眾多專家學者、政府領導、各界人士云集我州,在“原生態的力量”的民族文化論壇研討進程中,,激活傳統文化中最富有現實意義的基因,為我州汲取向前發展的力量。
聚焦黔東南 唱響“原生態”品牌
藝術節期間,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半島電視臺等5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前來我州采訪和拍攝制作反映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的電視作品,力推我州原生態民族文化。貴州電視臺向全國直播濃縮我州精華的開幕式活動,達到空前的宣傳效果。國內外記者通過“感受原生態民族文化”采風活動,以傳媒之眼來透視原生態文化,透視黔東南,以鏡頭、文字等多種形式,來宣傳報道黔東南,大大提升我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原生態文化中的顆顆閃亮珍珠,引來數以萬計的游客爭相觀看。
這次藝術節的成功舉辦,集中展示了我州良好的投資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秀麗的山水風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正在興起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