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只需要你
姚瑤 / 文
今天早上,我和愛人去上班的路上,愛人指著金井河旁邊的一個地方告訴我:那個福建的年輕人就在那里被殺的。事發地點是在一家店面前,那里還燒了一堆香紙,我想是送別英雄到天堂的紙錢吧!
我的心一緊,前天文友秀波叫我給寫個歌頌英雄的詩歌,我一直沒寫出來,是不是我也麻木了?
在這麻木的社會,就在
見義勇為,《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看到合乎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現于《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宋史·歐陽修傳》中載有:“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氣自若也”。在我國古代,見義勇為一直是人們追求的道德標準。時至今日,見義勇為作為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更具有廣泛的思想基礎和現實意義。
翻開前幾天的新聞,觸目驚心:“10月17日,黔東南州
10月20日,周六。我乘車經過二商場,遇到紅燈,在北京西路和清平路十字路口。一個搶劫犯搶走了旁邊的一家報廳老板的挎包,那報廳的女老板赤著腳拼命追趕那搶劫犯,在橋上,那搶劫犯撞到一個行人身上,速度當然減慢了不少,隨即把包丟在地上,跑了!那被撞的行人麻木地看一眼,走了!!周圍圍了許多人在看熱鬧,要抓住那搶劫犯易如反掌,可那群麻木的人不久就散了,女老板也撥打了110,不知警察來了沒有。我當時想下車,可一回頭,那搶劫犯沒了蹤影。
這是我想到魯迅在《藥》里面的人血饅頭,兩個字就全部歸納了:麻木。
為了李紅兵的事,秀波在博客上憤筆寫下:“假如,周圍的群眾站出來與英雄一起擒拿劫匪?假如,有群眾及時報警,警方及時趕到現場?假如,那個片區的保安或者民警正在巡邏?”
這也僅僅是憤怒而已,面對這麻木的人群,面對著我們的警察,我還能說些什么?至于警察抓住那些劫匪了沒有,報紙和網絡上還沒有報道。我們可以把我們自己心底最迫切的、最卑微的、最良知的希望寄托給我們偉大的警察吧!
這個社會,我們需要李紅兵,需要最基本的動力。幸好我們的政府就準備在明天召開見義勇為英雄李紅兵表彰和嘉獎大會。種種的這些,離我們遠去的英雄,他還能感覺得到嗎?
我想,李紅兵在最后回眸這個社會的時候,他肯定滿含遺憾和悲痛,以及憤懣。他留下家人自己悲憤地走了,帶著英雄的稱號離我們遠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