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全州之力保民工返鄉 舉社會之愛助學生回家
黔東南州有序組織護送滯留受困人員
本港訊 (張曉華)50年一遇的雪凝天氣,讓十多萬旅客有家不能回,滯留在黔東南州境內。面對嚴重的災情,黔東南州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團結一心戰雪凝,采取有力措施,把滯留人員安全護送返鄉,贏得了民心,保持了社會穩定。
2008年1月12日以來,受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影響,黔東南州出現了罕見的雪凝天氣,導致全州公路路面凌凍嚴重,凱麻、凱玉高速公路和國道、省道等交通線路關閉,造成了大量過往車輛和旅客滯留州內。據黔東南州應急辦、州民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1月26日,該州部分縣累計滯留人員達125677人,各類機動車逾萬輛。
災害發生后,州、縣(市)兩政府及時啟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緊急組織開展救助和輸送返鄉工作。
一是及時成立了民工返鄉學生回家工作領導小組。州、縣(市)府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州長、副縣(市)長親自擔任本級領導小組組長,交通、公安、安監、衛生等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組織領導民工返鄉學生回家工作。州政府下發了《關于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切實做好滯留人員應急救助的緊急通知》和《關于雪凝天氣緊急狀態下輸送民工返鄉學生回家強制性規定的緊急通知》,對輸送民工返鄉學生回家工作作了全面安排。
二是切實保障滯留受困人員取暖、食宿和就醫院問題,保證受困人員有飯吃、有地方住,不挨餓不受凍不生病。為了安慰受困人員,州四大班子領導頂風冒雪對滯留在凱麻、凱玉和貴新高速公路境內段的人員進行慰問。凱麻、凱玉高速公路沿線市、縣政府組織了專門力量,發動沿線鄉鎮、街道和村寨群眾對滯留在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員進行多形式的人道主義救助。州縣兩級民政部門送去了食物和防寒物資,州、市機關單位職工紛紛為滯留在
三是組織機關單位職工上路,采取鋪沙、撒鹽等防滑處理,有序疏通滯留車輛。全州共計投撒防滑鹽2200噸,防滑砂39645立方米,人工18448人/次,運用施工車輛1180輛/次,機械臺班1922臺/班,投入資金653.462萬元,柴油33261公升,汽車17626公升。
四是實行有計劃、有組織、有紀律、有準備的綜合統一安全運輸。交通部門統一調度車輛,實行編隊行駛,由交警開道、武警消防護送,有一名交通系統的干部帶隊、有一名醫務人員隨車護送。護送的車輛和駕駛人員由運輸指揮中心挑選,并隨車配備足夠的防滑鹽、防滑布、防滑砂。明確了各公路干道管理防滑責任,要求各縣市交通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鋪砂或撒鹽工作,沿途縣鄉鎮都組織好干部職工、群眾在易滑路段鋪砂或撒鹽,做好安全護送工作。落實了責任追究制度,一旦出了問題,將追究黨政一把手責任,追究分管領導責任,追究政法委書記的責任,把板子打到分管領導身上。過境運輸車隊實行縣交界處接送交護制度,在誰的地界出問題誰負責,從而確保安全運輸各個環節的落實。據統計,全州共發班線217條,發班次2139次,車站救助7918人/次,運輸旅客47070人,其中學生5183人。滯留
由于全州各級黨委、政府和各工作部門高度重視民工返鄉學生回家護送工作,組織有力,措施到位,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序順利進行,沒有發生人員凍餓和車輛安全事故,把民工和學生安全送回了家鄉,保持了社會穩定,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得到了充分體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