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工 作 方 案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激發全市各族人民熱愛
二、組織機構
主 辦:中共
承 辦:
共青團
市組委會領導:
名譽主任:敖 瓊 市委副書記
邸書彬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孫大翠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
主 任:楊蘭田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常務副主任:楊昌明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主任:張 洪 市文體廣電局局長
陳德祥 市文聯主席
潘七一 市教育局局長
潘萬登 市民族事務局局長
許 勇 市旅游局局長
周哲云 團市委書記
李茂奎 市信息管理辦公室主任
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大賽的具體工作。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辦公室工作人員由主、承辦單位抽專人組成。
主 任:楊昌明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主任:張玉光 市民族事務局副局長
成 員:宋正麗 市委宣傳部宣傳通訊科科長
楊長青 市旅游局質監所所長
粟 瓊 《新
龍 彬 市委宣傳部工作員
程佳華 市委宣傳部工作員
另設專家組等若干專業小組。
1、評委會:聘請市內外專家組成,負責相關比賽的成績評定。
2、專家組:由市音協組織專家組成,負責擬定評審規則等相關業務工作。
組 長:陳德祥 市文聯主席
3、賽事組:由市文體廣電局牽頭組織,組織全市的海選比賽和對參加州級賽的節目進行包裝。
組 長:張 洪 市文體廣電局局長
副組長:蔣世林 市文體廣電局主任科員
4、督查組:由組委會組織有關人員組成,督促、推動大賽的開展。
組 長:楊昌明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張玉光 市民族事務局副局長
5、宣傳組:負責對大賽的宣傳造勢、對外推廣的整體策劃,協調各新聞媒體及有關單位做好活動的宣傳報道及戶外廣告,賽事及“多彩貴州”有關活動的新聞發布等工作。
組 長:楊昌明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副組長:李茂奎 市信息管理辦公室主任
宋正麗 市委宣傳部宣傳通訊科科長
三、參賽要求
(一)大賽設美聲、民族、流行、原生態(限本州)、合唱共5種類別。原生態合唱歸入合唱類別,合唱節目可適當增加表演元素。
(二)美聲、民族、流行3種唱法分設職業組、非職業組。原生態、合唱不分職業、非職業。非職業選手可自愿報名參加職業組比賽,職業選手不能報名參加非職業組比賽。
職業歌手界定:
1、專業劇團及其它專業藝術團體從事聲樂演唱專業的歌手。
2、藝術院校(系)從事聲樂教育的教師以及主修聲樂的學生。
3、唱片公司、音像公司簽約歌手。
4、凡組合內有職業歌手,該組合參加職業組比賽。
非職業歌手界定:職業歌手以外的其它參賽歌手。
(三)組合不能超過12人,按演唱方式分別歸入美聲、民族、流行、原生態類別,其中原生態單個節目含伴奏人員不能超過20人。鼓勵以組合形式演唱美聲、民族、流行歌曲。
(四)合唱人數30-40人。省半決賽、決賽,每位指揮只能擔任一個代表隊的指揮。
(五)參賽對象:參賽選手國籍、省籍、性別不限,年齡限定為16周歲以上(1992年6月前出生)。
(六)原生態(含原生態合唱)歌手,必須身著歌曲所屬民族的服裝。
四、組隊
非合唱隊:只開展美聲、民族、流行、原生態類別比賽,參賽選手直接到市委宣傳部報名;合唱隊:由市總工會、市教育局按州總工會、州教育局的相關文件精神組隊。
五、報名要求
(一)報名時間:2008年4月25日至5月25日。
(二)報名地點:市委宣傳部。
(三)報名咨詢電話:8061876
(四)參賽選手報名時須攜帶本人2張1寸標準照、2張5寸藝術照及身份證或戶口薄復印件。
六、比賽安排
(一)非合唱類別比賽要求
1、原生態唱法半決賽前15名選手進入決賽,其它各組別唱法半決賽前9名選手進入決賽,市組委會可根據半決賽情況作適當調整。
2、半決賽、決賽各演唱一首歌曲,演唱曲目不能重復。
3、選手在半決賽、決賽中演唱以歌唱黔東南為主題的歌曲的將加0.2分 (10分制)。
4、每首參賽曲目長度不超過5分30秒。
5、伴奏方式:原生態唱法(含原生態合唱)采用原生形態的伴奏,非原生態的合唱一律為鋼琴現場伴奏,其它唱法均采用伴奏帶形式,伴奏帶由參賽選手自備。
(二)時間安排
1、非合唱類
2008年6月20日前完成市級海選和組隊工作。
2、合唱類:
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基層海選;2008年11月20日前完成初賽,組織參加州級賽;12月5日前完成決賽。
七、獎項設置
1、美聲、民族、流行,分別設金獎1名,獎金各600元;銀獎2名,獎金各500元;銅獎3名,獎金400元。
2、合唱設金獎1名,獎金1500元;銀獎2名,獎金各1200元;銅獎3名,獎金各1000元。
3、原生態唱法設金獎1名,獎金各600元;銀獎2名,獎金各500元;銅獎3名,獎金各400元。
八、經費
1、本次活動所需經費除省組委會撥付的2萬元外,一方面爭取市政府支持,另一方面還要在不違背2008年“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省組委會辦公室發出的《關于嚴禁各地對2008年“多彩貴州”歌唱大賽進行第二次冠名的通知》的前提下,根據法規、政策規定,采取其他市場運作方式籌集補充用于開展本次活動的資金。市教育局、市總工會按州教育局、州總工會要求組隊,采取多種形式籌資補充。
2、各選手在
3、本次大賽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選手收取費用。
九、活動宣傳推廣
1、市內各媒體根據各自特色開辦與大賽相對應的版面、欄目、網頁鏈接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宣傳,并給贊助企業相應的廣告權益。
2、鄉鎮街道要充分利用自有宣傳陣地地對本次活動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造勢。
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相關部門出版相應的平面、影音作品。
十、工作要求
各工作組于5月15日前報送本組的工作方案到組委會辦公室。
十一、其它
1、為保證“多彩貴州”系列活動的品牌延續性,仍延用“多彩貴州”歌唱大賽所征集的“黔”標志。
2、比賽有關具體評審要求,另見專家組制定的具體方案。
2008“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暨
2008年5月14日
2008“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邀 請 函
由中共
招商合作方式:
1、2008“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以上招商合作項目一經確定,組委會將給予優厚的回報(招商合作方案備索)。
組委會辦公地址:貴州省
咨 詢 電 話:(0855)8061876
傳 真:(0855)8061836
聯 系 人:楊昌明、張玉光、宋正麗、粟瓊
2008“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暨
2008年4月20日
2008“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暨
2008年“多彩貴州”歌唱大賽
“多彩貴州”歌唱大賽是一次文化活動市場運作的嘗試,體現了
有識之士指出,歌唱大賽的運作模式,就是黨政推動媒體搭臺,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文化唱戲,體現了文化發展觀念和文化活動操作模式的創新,昭示著我市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這必將進一步拓展我市民族文化的內涵,挖掘出更多的音樂人才,達到文化與經濟的互動,企業發展,政府滿意的多贏局面。 (粟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