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廢墟123小時的20歲貴州
“一定要被媽媽找到”
“強烈的震動把我從午睡中驚醒,接著天花板砸下來壓在我身上,四周很快陷入一片黑暗中。”蔣雨航說,他在映秀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地震發生時他被嚇壞了,全身都感覺到疼痛,但自己并不知道哪受了傷,而且整個身體除了下半身能勉強挪動外,上半身一直無法動彈。“剛開始還能聽見旁邊有人的聲音,但一天后再聽不到人聲。”蔣雨航說。
“地震后不久外面傳來救援者呼喊人名的聲音,我拼命朝著有風吹進來地方向大聲呼救,但一直沒人聽到。”蔣雨航說:“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見,但外面的聲音我能聽見,有人的聲音也有狗的叫聲。”
“我相信,我最后一定能活著出去,因為在我心里一直有種感覺,媽媽會來找我。”蔣雨航說,活著讓媽媽找到是他求生的信念。為了這個信念,在5天5夜123個小時里,一旦附近出現搜救者的聲音,蔣雨航就會大聲呼救。
蔣母奔向重災區救援
5月16日,蔣雨航的父親蔣林奇及姨母龍金娥、姨父周茂文為尋找他從貴陽乘飛機趕到成都,蔣雨航的母親龍金玉思子心切,也于17日清晨趕往災區。
“我們到達現場時,來自上海的救援隊正在營救雨航。”據姨媽龍金娥說,蔣雨航被救出時神智清醒,當他母親呼喚他的小名“二哥”時,蔣雨航竭盡全力大喊了一聲“我在這里,媽媽!”
“是解放軍戰士、消防官兵和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救回了我們的兒子。”蔣林奇說,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他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其中包括不少受災嚴重的當地居民,這令他們全家感動不已,蔣雨航身體逐漸恢復后,他的母親龍金玉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志愿者隊伍,并于19日趕往重災區參加救援。
“我和爸爸支持媽媽的做法,她讓我們感到驕傲。”蔣雨航說,“我出院后也要為災后重建貢獻力量。” (記者 魏成華 劉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