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
主持人:“兩高”工程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另據媒體報道,目前,全州旅游環線也開工。有關部門還將修建一條從
請您結合我州過去、現在乃至將來的交通狀況,談談您的看法?
古鵬委員:交通引領經濟,交通改變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整個黔東南州沒有一公里的高速公路,盡管我們有著豐富的資源,但客商難進來,發展面臨著“邊緣化”。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凱麻高速、凱玉高速和
主持人:上面所說到的工程項目開工建設乃至投入使用之后,我州將面臨著什么樣的發展新格局?您認為我們如何調整發展思路,來應對這種發展新格局?
古鵬委員:坦言地說,目前我州的道路交通還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需要建設更加完善的交通網絡,如縣、鄉路網改造,只有實現了地域上的大聯通,才能實現經濟的大融合和大發展。省委、省政府提出力爭到2020年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后,州委、州政府也在積極規劃和修建包括旅游環線公路、
一是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富民工程,主動融入珠三角的“菜藍子”。重點圍繞畜牧業、硒鋅茶葉、優質硒米、蔬菜、中藥材五大特色優勢產業,堅持每年投入2000萬元產業富民信貸資金用于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為承接“珠三角”的大市場作準備,努力形成增加農民收入和建設新農村的產業支撐。
二是高起點規劃建設金鐘工業聚集區,主動對接東部產業轉移。充分利用金鐘農場近萬畝國有土地資源,按照長遠發展需要和現代發展理念,切實做好金鐘工業聚集區的詳細規劃,超前做好工業區內各項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積極承接東部具有先導作用的產業,帶動周邊地區的肉牛、蔬菜、水果、茶葉和中藥材等產業迅速向金鐘片區聚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圍繞“非遺”文化做大文化旅游產業,主動分享旅游快速通道這塊“蛋糕”。充分發揮已經整理出來的7項國家級、12項省級、130項縣級“非遺”文化成果,超前做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