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7月4日,凌晨3點,環衛工在凱里文化南路掃街的情景。
圖為7月4日,凌晨3點,環衛工在凱里文化南路掃街的情景。
本港訊 (宋堯平 實習記者 許世芳攝影報道)7月4日,凌晨3點12分,凱里文化南路。
凌晨3點,在街道行走的人已是很少,夜市攤上的人也幾乎散了。夜,顯得很幽靜,在這樣寂靜的夜里行走,真的是一種享受。
走累了,我們感覺有些餓了,在一家羊肉粉店宵夜。到快要吃好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面傳來掃地的聲音。聲音并不大,但在這樣靜靜的夜里,哪怕是掉一顆針,也能清晰的聽見。
聽到這聲音,我走出了店門,向聲源處走去,哦,就在對門街道,州文化局門口。我正走近她!看上去,她很溫順,不過30多歲,穿著一套標準的環衛工作服。
遠遠地,就跟她打起了招呼,是很和善的跟她打招呼,我盡量用表情,向她證明我是好人,不是攔路打劫的人。
“這么早啊,這樣早就干活了?真辛苦啊!边@是我跟她說的第一句話。
“是啊,不早些怕干不完啊!彼f。
后來我了解到,在文化南路,她們有五個人負責,實行倒班,晚上有兩人值夜班。
她邊掃邊回答我的提問,而我邊問邊給她拍照。一共給她拍了四張工作照。
正準備再向她了解更多些情況的時候,我的朋友在叫我,他們正打的,已坐在了的士上。
我采訪她前后不到五分鐘,拍最后一張照的時候是凌晨3點18分。離開她的時候,我知道了她姓楊。但是她們工資待遇怎樣?家庭情況?……我還想了解。我還會去了解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