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楊懿)今年,凱里市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幫助農民抓指導、盯市場、搞規劃,激發了農民大種辣椒的積極性。帶領農民走“公司+農戶+基地+科技”模式的辣椒產業化發展之路。
一是強化科技培訓。高度重視對農民的農業科技培訓,把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狠抓落實,組織專家、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以開展幫扶促培訓,建立示范點,以項目促產業化發展,大量推廣辣椒種植。
二是建立辣椒基地。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科技”模式,依托明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三辣”合作社等龍頭企業,建立無公害辣椒基地,并按市場供求關系,公司與農戶簽訂最低保護價格收購合同,在種植之前就讓農民安心,充分地調動了農民種植科技辣椒的積極性。
三是打造辣椒品牌。結合民族飲食特色,依托明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金百果食品有限公司、“三辣”合作社、月升辣椒加工廠等規模企業全力打造科技辣椒品牌。在不斷開發凱里紅酸湯、糟辣椒、麻辣雞爪翅、泡椒雞爪、老凱里麻辣牛肉等傳統產品的同時,大力發展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的辣椒素晶體辣椒深加工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