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尚勇向鄉干部詢問旱情)
(凱棠鄉的送水工作車)
(白水村村民喜迎送水車)
(忙著接水的村民)
(忙著接水的村民)
本港訊 (記者 廖強 攝影報道)4月1日早,凱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自然災害綜合應急指揮部第三督查工作小組組長廖尚勇帶領督察小組來到凱棠鄉,了解當地的抗旱救災、春耕備耕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進行情況,并對凱棠鄉的下一步抗旱工作提出要求。
第三督察工作小組到達凱棠鄉時,鄉政府組織的送水工作隊正準備給白水村送水。在對該鄉的受旱情況進行了基本了解之后,督察組一行人隨送水車隊一起來到了白水村。
知道送水車要來,村民們早早的就提著大桶小桶守在了村口,75歲的村民顧懷秀告訴記者:“這次旱災太嚴重啊,之前我們沒有水煮飯、煮菜都不知道要怎么辦啊。現在好啦,政府每兩天就給我們送一次水來,真的是太感謝啦。”
據了解,由于長時間的干旱,凱棠鄉飲用水源基本枯竭,農作物受旱面積達1.1萬畝,全鄉的11個行政村中,已經有10個村用水極度困難了,涉及人數達1.3萬人。村民們沒有水喝,只能取用田里的積水維持生活。為了解決村民的用水為題,凱棠鄉政府從3月2日開始,征用農用卡車兩輛,全天候輪流的給嚴重缺水的10個村送水,盡可能的保證鄉親們的日常生活用水。
離開白水村后,督察組一行來到了凱里一職校凱棠分校,對寄宿學生的用水問題進行視察,凱棠分校的顧校長告訴記者:“學校一共有寄宿學生380多人,由于旱情影響,現在兩個宿舍樓都已停水。不過,由于學校內有一口凱棠鄉最大的水井,還有食堂中的自來水也能繼續供應,所以雖然用水情況嚴峻,不過還是可以保證學生們用上放心水。”
此次督察,督察工作小組還對凱棠鄉的春耕備耕以及森林防火情況進行了視察,廖尚勇在督察時指出,凱棠鄉在下一步的抗旱工作當中,一定要重視全鄉各村和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不但用保證供水,同時也要保障供水質量,同時要積極的尋找新的水源,用于緩解旱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