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為進一步帶動全市農戶經濟發展,實現城區蔬菜供應自給自足,凱里市多措并舉狠抓城郊蔬菜基地建設。
一是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引領,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編制《凱里市特色優勢農產品發展總體規劃(2010-2015)》,力爭做到整體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配套、技術流程整合優化、綜合措施和管理服務五個“一步到位”;二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提升蔬菜基地綜合生產能力。近兩年來,全市共整合資金3500余萬元,新建渠道18.9公里,機耕橋2座,機耕道14.339公里,防洪堤2557米,攔河壩4座,小型蓄水池107口,埋設輸水管道6公里,提灌站2座,蔬菜大棚900個,2000平方米連體大棚和1500平方米智能溫室大棚各1個,購置農機具50臺(套);三是加強指導,強化標準化科學生產。市農業部門專門安排40名技術人員常年在城郊蔬菜基地進行指導,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提高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目前已基本實現蔬菜基地畝年產值達到8000元以上的目標;四是結合市場需求,調整品種結構。在鞏固和擴大傳統優勢品種種植基礎上,先后選育葉菜類、茄果類、根莖類等80余個新品種,其中40多個新品種種植已達較大規模;五是加強無公害產地、產品認定認證申報工作,提高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我市已獲得2.55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和1個無公害產品認證。今年市政府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經費30萬元,申報2萬畝無公害產地認定和2個無公害產品的論證。
2008年至今,凱里市蔬菜產業基地從1200畝發展到7100畝,帶動農戶發展商品蔬菜種植5000余畝,逐步實現由點向面的推進,城區蔬菜基本實現自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