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以來,連續的高溫少雨天氣,造成凱里市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旱情發生后,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抗旱救災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來抓,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有力幫助了人民群眾度過難關。
記者從市人民政府獲悉,截至目前,大旱造成凱里市8個鄉鎮重旱,7個鄉鎮(街道)中旱,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7.94萬畝,其中的9.74萬畝絕收,種植業經濟損失達1.51億元以上。全市因旱受災總人口18萬人,其中的 6.3萬人、2.62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為確保因旱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凱里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時采取有力措施,明確了“保飲水、保民生、保增收、保穩定”的抗旱救災目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著力抓好受災群眾的調查摸底和救助工作,確保人人有飯吃;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和送水力度,保障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打造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截至9月13日,全市投入抗旱救災7.97萬人次,先后安排抗旱資金450.44萬元,發放救濟糧477.8噸,生活補助22.6萬元,發動23家企業、57個志愿者服務隊加入到抗旱救災活動中,受益13.34萬人。(楊驥 李安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