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凱里供電局科學發展保民生正從這一次次平凡卻又重要的配網檢修搶修中體現出來。相信凱里城區居民在了解了凱里供電人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后,一定會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的。
帶電作業保民生
8月9日上午,凱里供電局城區分局配網帶電作業班帶電作業人員頂著高溫開始開展帶電作業。在現場,只見帶電車高架平臺徐徐升起,涂文學和何國華兩名帶電人員絕緣裝備齊全,戴著厚厚的絕緣手套,在高達36℃的氣溫下,在作業車伸縮臂車斗內有條不紊地進行帶電操作。半個小時后,帶電作業任務終于順利完成,他倆安全回到地面,脫下屏蔽服,身上的工作服早已濕透,緊緊粘在背上,摘下厚厚的絕緣手套,汗水浸滿了衣袖,嗒嗒直流。“如果此次作業采取停電方式操作,將會影響到這個片區數百戶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電,只要能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涼,我們這點苦算不上什么。”班長王安高微笑著表示。
為了保證城區居民生產生活用電,凱里供電局踐行群眾路線,踐行社會服務承諾,合理安排施工方式,能帶電作業的一律采用帶電作業,避免停電作業,盡量讓居民和企業少停電、不停電。據了解,6月份以來,該局配網帶電作業班已開展帶電作業166次,同比增長32.3%,多供電量516413千瓦時,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同時,在炎炎夏日里為居民送去了絲絲清涼。
紅外線測溫保供電
7月22日,氣溫高達36℃,配網線路、設備承受著前所未有的重壓。傍晚,凱里供電局城區分局配網運檢班的吳華安、饒永江等運行檢修人員來到262、總段、永華廠等10千伏開閉進行特巡,對供電設備進行紅外線測溫。一間間“桑拿”房似的開閉所,沒有讓他們停留腳步。刀閘、引線及接頭連接處等有無發熱點,他們一一檢查。停檢設備的安全措施、設備狀態、開關動作簿、巡視記錄簿等他們無一遺漏,對其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此時,檢修人員原本橘黃色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皺巴巴地緊貼在身上,能擰出水來。
針對因高溫天氣和高負荷運行可能引起的設備薄弱點,確保輸電設備安全、健康運行。從6月中旬開始,城區分局開啟了“紅外線測溫”專項隱患排查工作。為了準確檢測出高峰負荷對設備的影響和承受能力,檢測人員利用中午、傍晚高峰期及時對所有10千伏線路、設備進行測溫。特別對刀閘、引線及接頭連接處等容易發熱部位進行仔細測溫。通過紅外測溫工作,為迅速查找設備薄弱點排除隱患提供可靠依據,為配電線路及設備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酷熱難耐,檢測人員們仍要戴著手套、安全帽,穿著厚實的工作服,背挎著10多斤重的工具包,在高溫下作業。“不管多熱,我們都要全副武裝,全身的行頭一樣都不能少,這是安全規程的硬性規定。”帶隊的運檢班班長鄧安平如是說道:“這大熱天的,誰不想在空調房里待著,但我們的職責就是保證配網線路、設備的穩定運行,讓千家萬戶涼爽安心。”
快速送電獲掌聲
6月27日零點零5分,室外溫度仍然停留在36℃。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叫醒了城區分局配網操作搶修班班長吳正榮。
“清江路親親家園無電了,快去看看。”
零點22分,搶修人員到達現場。經勘查,發現高壓熔絲并未跌落,配變低壓熔絲和配變低壓側三相電壓均正常,確認是客戶內部故障。
忍受不住悶熱的居民,也三三兩兩陸續聚集到搶修現場焦急地等待著。
吳正榮向客戶解釋:“你們也不用著急,我們會設法讓風扇和空調先轉起來。你們現在的毛病是缺相。現場情況檢查下來,可以肯定毛病出在內部。”經驗豐富的吳班長很快發現用戶內部低壓線路C相搭頭線燒斷了。
搶修隊員分秒必爭,不顧蚊蟲叮咬,不顧汗水不停地從臉上滴到地上。時針指向凌晨零點55分,居民家里的風扇、空調又歡快地轉了起來。
看到搶修人員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了,一直在旁邊默默觀看搶修的居民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大熱天半夜三更的,你們也不容易呀。你們真的是很辛苦!我們非常感動,幫不上什么忙,就來一瓶冰水消消熱解解渴吧!” 但被他們婉言謝絕。被熱上街的居民們紛紛回到了家里,享受著“清涼”,安然舒適地進入了夢鄉。
為了確保城區居民正常用電和快速搶修,城區分局搶修班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實行分工負責制,班長吳正榮、高級作業員潘武忠輪流帶班,全體員工日夜輪流在班內值班,隨時待命出發。截止目前,已經接聽居民求助電話和故障搶修電話2000余次,現場搶修和用戶故障搶修800余起,為居民免費更換保險絲及合上跳閘空開500余次。
“一般情況,每天要接十幾個搶修任務,組織排查隱患,迅速實施搶修,有時夜里一兩點接到電話,仍然義無反顧組織搶修。炎熱酷暑,停電的滋味不好受,再苦再累我們都無怨無悔。”吳正榮毫無抱怨地說。
由于高溫悶熱天氣還將持續,保證全市夏季高峰用電形勢仍不容樂觀。對此,凱里供電局城區分局決定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強對配網線路及設備的巡視和維護,及時消除和治理各種缺陷,加強搶修車輛和搶修力量的統一調配,及時處理配電低壓故障,千方百計保證重要用戶和居民的可靠用電,盡全力讓廣大用電客戶度過一個涼爽的夏秋!(石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