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之喜和難得之憾共生
在野外拍攝野生動物也許會有很多驚喜,但李成說:“更多的時候是擦身而過的遺憾。”
在墨脫探險時,走到娘姆措河畔,天下著大雨,李成和隊友們在與人齊高的草叢里穿行,突然感到前方有較大動靜,似乎活物在移動,可能是大型動物。李成初初以為是野牛,興奮地循著動靜一直跑過去,就在越來越接近時,李成抬頭一看,發現一個黑乎乎的身影,爬上了草叢中的一塊大石頭。
石塊突起越過野草,李成清楚地看到,黑影竟是一只成年的亞洲黑熊,體態彪健,此時,黑熊距離李成已不過20米,李成當時就愣在那里。就在一瞬間,一個小小的黑影出現在黑熊旁邊,竟是一只小黑熊,原來這頭黑熊媽媽正在雨中等待自己的孩子跟上來,李成下意識舉起相機,但是因為天下大雨,受潮的機器無論如何也無法啟動,正為相機著急的李成甚至忘記了黑熊近在眼前,隨時危及生命。
幸運的是,當時大雨如注,黑熊無心戀戰,它回首看了李成一眼,慢悠悠地帶著小熊往高處爬去,李成沒有拍下這寶貴的一幕,只能將這個瞬間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中。
李成說,最近在香港拍到了野外難得一見的金環蛇,這種漂亮的蛇類毒性猛烈,但是因為外形美麗,成為捕蛇者最喜歡的品種之一,售價高達5000~10000元。拍到金環蛇后,李成喜滋滋地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發布照片,引來其他發燒友一片艷羨。
“在野外就是這樣,偶然的驚喜和必然的遺憾是一對孿生兄弟。”恰恰是這不斷發生的驚喜和遺憾讓他深深迷上了野外觀測野生動物。
李成妻子對蛇敬而遠之,對丈夫喜歡去野外看蛇,她也非常反對。“我就跟她說,你看每天死在馬路上的人肯定比被蛇咬死的人多吧!”李成笑著說,開始反對的妻子拗不過他對蛇的癡迷,也慢慢支持他野外觀蛇。“今年10月,我要再次出發去墨脫,繼續上次的探險,深入上次沒有到達的地區,這次我會帶上自動感應相機,希望會有新的收獲!”
觀蛇者李成從未停下腳步,他多年拍攝的照片匯成了國內首部民間原創的蛇類圖片集。
被毒蛇咬 不是一定會致死
謹慎吃蛇 滿身都是寄生蟲
一般人認為被毒蛇咬傷肯定會死,李成說,其實不一定。因為毒蛇的毒器是進化過程中適應捕吃獵物而發展形成的,蛇咬人,是人對它造成嚴重威脅時而被迫發生的。毒蛇咬人,是否排毒,排毒多少,毒性強弱,各有差別,因此被毒蛇咬傷不等于必然中毒;即使中毒,也有輕有重,程度不同。而且有些毒蛇,比如眼鏡蛇甚至會“干咬”你,就是只咬不吐毒液,所以不一定會致死。
多年和蛇打交道,李成坦言,即使不是出于保護蛇類的目的,他也不推薦人們吃蛇。“蛇出沒于陰冷潮濕的地方,吃的都是野外的鼠類、蛙類,身上會有多種寄生物種,比如多種線蟲、絳蟲、蛔蟲、鞭節舌蟲都因食物鏈而寄生在蛇的體內,比較著名的是臭名昭著的裂頭蚴,在蛇體內與皮下廣泛寄生,一旦進入人體,后果將非常嚴重,裂頭蚴曾有不少因寄生在人的腦部與眼部而造成中風或失明的病例。記者 胡亞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