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市三棵樹鎮長青小學開設實名微博一年多來,除了假期與雙休日外,每天都發布午餐照片及賬單,供網友監督。
“只要學校開課,供應午餐,我們就必須將當天的賬單在網上進行公示。”昨天,記者來到三棵樹鎮長青小學,50歲的校長李繼俊如是說。李校長告訴記者,長青小學是一個教學點,現有一至五年級小學生44名、學齡前學生26名、教職工8人(其中3人為支教老師)。去年3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善款開始注入學校,學校才按照一名學生3元錢的伙食標準,向學生們供應免費午餐。
“從那時起,按照基金會的要求,我們就開始在網上曬免費午餐賬單。”李校長說,這種方式學校老師非常贊成,畢竟這些都是善款,公開透明了,給社會及愛心捐贈人士有個交待,讓社會來共同監督,同樣促使我們不能亂花一分錢,花好每一分錢。更為可喜的是,當年9月,當地政府的“營養餐”又注入了學校,每人每餐3元錢標準,負責一至五年級,“免費午餐”則負責學齡前學生。
56歲的長青村村民李天仁告訴記者,學校開始供應午餐,的確解決了家長們很大的負擔。李天仁有個侄女在學校讀五年級,其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李天仁在忙農活的同時,還要負責照看好其侄女。“‘免費午餐’與‘營養餐’推出后,我的負擔也減少了一半。”李天仁說,學生們大多是“留守兒童”,同樣也給他們的爺爺、奶奶減少了很多負擔,白天可以騰出時間去干些農活了。
“要求學校曬賬單,主要是讓社會去了解這些善款的花費情況,讓人們知道善款都去哪兒了?”網友“北京瓦藍”是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項目的一位志愿者,她告訴記者,“免費午餐”目前已在全國300多所學校實施,善款都是由慈善人士捐助。“免費午餐”不需要用發票來報賬,加上午餐所需農產品也不可能有發票,網上曬出賬單,根本目的是讓社會及捐贈人士知曉學校買了什么?什么價?花去多少善款?做到公開與透明。(吳如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