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工作一年多未回凱里的王先生,一天到行政中心一早餐店吃早餐時,對早餐店的變化感到陌生了:米粉的“哨子”不再是擺在顧客進門的門口供顧客選擇,而是移到了店子的后部,密封加工。
當然,凱里市自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城市各方面變化的不僅僅這些,城市的方方面面發生了變化。
藍天碧水:江山氣色來
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353.45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7.34%,綠地率達31.48%——凱里變得更美了。這是凱里留給人的印象。
凱里市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中,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建設美麗凱里。為徹底解決煤煙型大氣污染問題,凱里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07年開始,逐步取締小型燃煤鍋爐和各類燃煤供熱裝置。對建成區2蒸噸以下燃煤供熱裝置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和取締。通過實施“清潔能源”建設工程,全市共完成32臺2蒸噸以下燃煤供熱裝置清潔能源改造工程,減少燃用原煤0.6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0573萬噸。
同時,為讓凱里市民能呼吸清潔的空氣,享受白云藍天,市委、市政府還做好產業結構調整。近年來,凱里市相繼拆除凱里制藥廠2臺4噸鍋爐;完成凱里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凱里制藥廠等城區內污染嚴重企業的關、停和“退二進三”工作,從而有效減少了自然揚塵的污染。
凱里市還開展餐飲行業油煙污染整治,要求經營戶按要求安裝油煙控制器,調整風機、空調位置,控制噪聲污染,對固廢實施定點清倒,使用清潔能源。通過整治,市主城區主次干道557家已經安裝油煙凈化器312戶,占總數的56%以上
凱里市積極開展了清水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工作,2007年9月20日,全面關停了水污染物排放大戶企業凱里造紙廠,年減排化學需氧量 2333噸,巴拉河水質由過去的劣于V類達到了現在的II類。建成了日處理能力為5萬噸的凱里市第一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龍頭河)和日處理能力為3萬噸的凱里市第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洗馬河)。
現在,凱里市全年空氣指數(API)優良率為95.8%%,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89.91%。
小餐飲店:不見舊時容
民以食為天,食以衛為先。凱里市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中,加強對小餐飲店的整治。
2012年12月22日,凱里市小餐飲業及公共場所“五小”行業等場所專項整治工作全面啟動。此次整治范圍涉及全市建成區范圍內各小餐飲店(小食品加工店)、公共場所“五小”行業、小網吧、夜市飲食及早餐攤點等場所的經營者和從業人員。要求各經營戶必須按經營內容依法取得相關證照,做到亮證經營、遵紀守法。小餐飲店必須實行封閉式的前店后廚設置,做到店內布局合理,環境衛生整潔有序;禁止使用原煤,安全使用清潔衛生燃料;餐具消毒和“三防”(防蠅、防鼠、防塵)設施齊全有效;食品加工做到生熟分開、標識清楚、衛生安全。規范食品原料采購管理,建立完善臺賬檔案。小食品加工店內加工場所必須做到布局合理、環境衛生整潔有序,“三防”設施齊全有效。
凱里市尤其重視小餐館的整治,特別是小餐飲店前店后灶改造工作。2011以來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進入攻堅階段,在這場創衛攻堅戰役中,小餐飲店的規范整治及食品安全的監管是創衛工作中的主要指標體系和主戰場。
經過一年來的大力整治,凱里市小餐飲行業的整治與規范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食品安全衛生有了明顯改觀:小餐飲店布局合理,基本達到“前店后灶”模式經營,整改達標率達98%以上,店面整潔干凈,“三防”設施基本齊全;食品安全意識顯著增強,都做到了統一亮證經營、統一信息公示,統一臺帳登記,食品原料購進有索證索票,餐廚廢棄物處置有去向;從業人員從業人員著裝上崗,“兩證”持證率大幅提高,持證率達98%以上;夜市攤點、早餐攤點和農貿市場熟食攤點的從業人員“兩證”持證率達到96%,“三防”設施改造基本達標。
健康教育:觀念時時新
經常掏耳朵有害。鑰匙串上掛有一個小掏耳勺、喜歡有事無事拿出來掏一下的吳先生從健康教育中得到了這一認識,之后,將掏耳勺棄之。
凱里市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中,加強對市民的健康知識教育,讓市民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凱里市健康教育工作圍繞衛生工作的中心任務,大力開展社區、城中村及城鄉結合部、機關事業單位、醫院、學校、工礦企業、建筑工地、公共場所、窗口單位、特殊行業等領域的健康教育,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健康理念。
通過健康教育,市民的一些觀念得到了改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改變, 居民健康基本知識知曉率達82.9%,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形成率達80.1%,基本技能掌握率達79.4%。
隨著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縱深推進,凱里市正向國家衛生城市邁進!( 李茂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