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劉承宇) 馬路市場亂象不需贅述,有目共睹,讓人又愛又恨。愛它方便便宜,恨它侵街占道。位于凱里清平北路、西門街、金橋路一帶的馬路市場存在已久,卻總得不到有效的整治。
13日晚,記者路過該處,由于到下班時間,這里的部分攤販,已經將道路霸占。
現場吆喝聲、汽笛聲此起彼伏,行人就像在逛菜市場,地上垃圾一片狼藉,不僅嚴重影響了附近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正常通行,而且給行人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該路段媒體曾經也多次報道過,城管部門也開展過多次治理,然而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據附近居民介紹,雖然該處馬路市場給人們的出行帶來許多不便,但是卻也還是有存在的需要。“別的不說,起碼菜價要比農貿市場便宜點。”在該處買菜的吳阿姨面對記者的詢問這樣說道。據了解,在此處就有一個農貿市場,卻依然阻止不了馬路市場的繁榮。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多數的居民都表示,希望能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這樣既杜絕“臟亂差”又能方便居民。還有一部分居民認為,這些靠擺攤維持一家人生活的經濟來源被斷,擔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建議政府能設立疏導點。
的確,流動攤販是城市治理中的難點,不僅要注意市容管理與民生保障的平衡,還要注意社會秩序與小商販權利的平衡,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平衡等。
然而說馬路市場是“毒瘤”,確實有點委屈,畢竟有存在必有需求。作為城市管理者的執法部門與其一味杜絕,不如正視流動攤販的生存需要,開辟專門的市場,將他們規范管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