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8日,凱里市在行政中心一號多功能廳舉辦“古苗疆走廊”專題講座。講座專門邀請中國貴州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志強老師主講,全市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民族、文化、發改等部門全體人員約700人參加講座。凱里市委書記張淼主持。
在“古苗疆走廊”專題講座中,楊教授用自己多年來長期從事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的研究為大家展開了一場生動的專題講座。楊志強教授以“古苗疆走廊”之潮為專題進行講解,主要圍繞“古苗疆走廊”沿線及周邊地域存在多樣化的文化積淀,多民族文化特征明顯,族群的文化交融與互動、西南地域、民族研究與文化發展新視域等展開了講述,著重對 “古苗疆走廊”名稱的由來、“古苗疆走廊”對西南地區的影響、“古苗疆走廊”舊影與現狀、“古苗疆走廊”與貴州建省之關系、“古苗疆走廊”研究意義等八個方面內容進行了深度剖析,思路清晰,脈絡清楚,讓全體參訓人員不僅了解到從元明時代以來直到晚清的數百年間,在西南古驛道線路上黔東南州重要區位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國際通道的厚重文化沉淀史,還了解到“古苗疆走廊”可以被看作一條600年前的國家高速公路,不僅是經濟、文化之路,更是政治之路,以及明代貴州建省的動因和保護這條道路安全的緣由。
凱里作為“古苗疆走廊”的重要古驛道路線,如何把凱里“世界苗族文化中心”品牌做大做強,如何具體實施民族文化的強市戰略,永葆這塊“民族文化名牌”的持續魅力,“古苗疆走廊”這條特殊的內地多民族文化走廊,對現今如何構建起地方文化的“主題認同”,推進其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型之一的“文化線路”的重構、保護、開發與申報,保持民族文化與旅游互動融合的優勢,突出凱里特色,打實保護古驛道歷史文化和推進新文化不斷向前繁榮發展,有效利用文化建設發展來進一步促進凱里旅游產業發展甚至貴州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文化及經濟發展,將產生積極共識。
整場講座,給人一種明朗的感覺,是全體黨員干部在“星期六黨校”的常態專題培訓中,再次享受了一道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盛宴,讓大家明確這個時代使命的內涵,提升自身承載的民族文化責任有科學的策劃,喚醒大家的民族文化自覺、自強、自信,激起大家共同承擔起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讓凱里這條“古苗疆走廊”的重要古驛道路線能夠成為連接西南地區、乃至東南亞、南亞與中國的重要“國際通道”。
培訓結束后,貴州大學人文學院楊志強教授等一行在市政協、市委宣傳部、民族、文化、苗學會等部門領導的陪同下,現場對重安江三橋、官莊文物保護單位進行考察考證,為進一步推進“古苗疆走廊”作為今后凱里市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城市”的主要進入路徑和文化之魂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歷史依據。(凱里市民宗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