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17日20至18日08時凱里市出現今年以來強度最強、影響范圍最廣的大范圍大暴雨天氣,其中9個鄉鎮(街道)12站大暴雨、12站暴雨,最大雨量為萬潮鎮的182毫米。因提前預警,服務及時主動,針對性強,此次大暴雨天氣雖然出現不同程度的道路塌方、山體滑坡等災害,但沒有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提前研判 提前預警
在6月14日的周預報及6月15日11時、6月16日11時的全省重大天氣會商會上均對17-18、20-22兩次強降雨天氣過程進行深入分析并提請各部門加強監測預警并及時服務。
17日9時,全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聯席會議在市氣象局業務平臺召開,市政府辦、應急辦再次對17-18日、20-22日持續強降雨天氣過程進行調度并強調工作紀律;17日10時,啟動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命令;同時時制作《重要氣象信息專報》——強降雨天氣預報,通過氣象服務QQ群、氣象預警短信平臺、傳真、市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向市直各單位鄉鎮(街道)負責人、各行政村主任支書、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發布,特別強調要提前做好季刀災民安置點、掛丁滑坡點的防范工作;11時,楊治洪局長向分管氣象的劉仁翔副市長匯報強降雨天氣信息及氣象部門的工作準備情況。劉副市長
要求“氣象局要做好強降雨天氣的監測預警工作,及時將信息傳到各單位、鄉鎮街道并加強信息溝通”;12時,通報市人民廣播電臺及時播報強降雨天氣天氣信息,并建議提前做好相關防范工作。
靠前指揮 調度有力
在17日上午召開全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聯席會議之后,市氣象局主要領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并從值班帶班、工作紀律、預警服務、裝備保障及災情調查五個方面對強降雨天氣過程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并在會上強調‘要加強與州氣象臺及雷達站的會商,因前期持續強降雨導致土壤水分達過飽和,叫應的時間和標準要提前到強降雨回波可能或即將影響之前’。另外為確保此次強降雨天氣過程服務的及時準確優質,兩個班子成員主動申請17-18日的預報服務值班(主班和副班),局主要領導也親自到業務平臺進行指揮調度,充分體現了關鍵時刻、重大災害面前班子戰斗堡壘的模范作用。
響應及時 服務到位
17日21時,當監測到我市西部的福泉方向有強雷雨回波發展且即將入市西部的大風洞鄉時,立即電話叫應該鄉值班員及分管的羅東方副鄉長‘強降雨回波即將影響大風洞,注意防范強降雨及其引發的滑坡、塌方等次生災害’。
21時54分,叫應爐山鎮值班員王興欣,目前強回波即將影響爐山,注意防范。爐山:“我們已根據今天氣象局發布的信息,全部通知各村委并已安排人員進行巡查和值守”。
22:19分:“老山村的張曉龍支書嗎?目前你村降雨已達35毫米,目前強降雨回波仍維持,出現暴雨可能性大,請注意防范”,張支書“我們村兩委人員全部到位,已安排人員對隱患點進行值守”。
23:41分:叫應龍場鎮王朝周鎮長“目前老山已達暴雨,強降雨仍持續,可能達大暴雨,請加強防范。”......
18日02時:“劉市長你好,現在凱里共出現14站暴雨,未來仍將持續,出能出現大暴雨,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塌方等災害,市氣象局已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并將每小時將降雨實況向各單位發布。”劉市長“很好,要繼續加強監測,及時與應急辦、防汛辦進行聯系”。
自強降雨天氣過程自大風洞方向開始影響凱里市到18日08時主要降雨過程基本結束期間,市氣象局首先由值班的班子成員及時電話通知已受影響或即將受影響的鄉鎮、街道值班員提請加強防范,在降雨達即將達暴雨或大暴雨時,多次電話通知各鄉鎮、街道值班員、鄉(鎮)長或書記、影響的村主任或支書,通報降雨實況、未來趨勢并提請加強防范;另外及時將季刀災民滑坡點上上游的雷山縣及其鄉鎮降雨情況向三棵對政府通報;其次是根據降雨趨勢,分別于6月17日21時發布雷電黃色預,17日23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18日0時將暴雨黃色升級為橙色預警,18日01時30分將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應急響應、18日01時55分將暴雨橙色提升為紅色預警并通過省氣象局進行全網發布;18日04時50分將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應急響應,同時自18日01時起每小時滾動發布各鄉鎮、區域站點降雨實況及未來天氣演變趨勢,為市領導防汛決策提供依據。再次是當降雨即將達暴雨或大暴雨量級或以上時,局主要領導叫應分管市領導及主要領導,提請做好防災救災等相關工作。
部門聯動 成效顯著
在此次大范圍大暴雨天氣過程中,在市政府統一調度下,氣象、國土、水務、電臺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不斷加強雨情信息共享、及時電話溝通會商,共同演繹了大范圍大暴雨災害性天氣過程中人員零傷亡的奇跡。市應急辦主任在接受電臺采訪時說到“此次大暴雨天氣過程,我們在接到市氣象局的預警信息后,及時調度各單位、鄉鎮街道,能夠做到人員零傷亡,本身就是很大的成績,這其中離不開氣象局的準確預警預報和及時服務……”。(王榮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