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市組織社區建設相關部門赴遵義取經
本網訊 為進一步推進凱里市城市社區建設,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惠及民生,服務于民。11月25日至26日,由凱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宗振,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宇率隊,組織市委組織部、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城鄉規劃建設局、市工信局等一行10余人,赴遵義市新蒲新區禮儀社區、紅花崗區舟水橋街道鎮隆社區、長征鎮河北井社區進行參觀學習。
新蒲新區禮儀社區是遵義市新型社區示范創建單位,創建于今年3月,在建設與發展的同時,統籌城鄉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解決農民就地城市化的需要,以公司企業化管理模式,推進社區建設。在參觀過程中,楊宗振部長要求大家,要認真學習借鑒他們的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和創新理念,即:組織進社區、聚民心;政務進社區,為民利;數字進社區,曉民情;平安進社區,保民安;文教進社區,開民智;衛生進社區,康民體;就業進社區,促民富;家政進社區,解民憂;愛心進社區,融民意;靚麗進社區,展民顏,這“十進社區”惠民理念為此次學習的重要抓手,他們的做法體現了新蒲新區“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農業變商業”的三大特點。
隨后,一行人員在紅花崗區民政部門的陪同下,參觀了兩個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區。舟水橋街道鎮隆社區在“三線建設”時期,轄區內有遵義鐵合金廠、鈦廠、堿廠幾個大型國有企業,企業下馬后黨員干部堅信黨的領導,“相信黨,跟黨走”無怨無悔,熱情凝聚人心,通過居民自治,先出領頭雁,建立社區配套機構,一心為群眾服務,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和人物。河北井社區著力解決體制上“以村管城”所存在的定位不恰當、功能不配套、權利不對等、資源共享差、城市有盲區等問題。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了“組改居”試點,采取“上級投入、社區自籌,單位共建、群眾參與”籌建模式,于2012年實現了社區管理有序、治安良好、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和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
此行參觀學習受益匪淺,大家有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創新工作思路、同舟共濟,以社區示范創建工作為突破口,以示范帶動為引領,不斷提升我市社區建設工作水平,構建宜居、宜業、平安、和諧、亮麗的凱里都市。( 雷安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