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珺 李浩攝影報道)“凱里許多摩托車在人行道上行駛,真的很危險,希望能夠限制他們上人行道,以后孩子上街也讓人安心得多。”近日,凱里市民丁女士向黔東南信息港民生連線反映稱。
為探究竟,12月1日下午,黔東南信息港記者沿凱里韶山南路經北京東路至文化南路洗馬河段進行走訪,發現確實有不少摩的跑上人行道。
摩托上人行道的理由:方便、快當
在凱運司候客的潘師傅是名“的哥”,擁有著5年駕齡的他告訴記者:“一般我們也不走人行道,但遇馬路擁堵時,我們會選擇走人行道,這樣子“快當”。
而正在州中醫院附近逆行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師傅說,上人行道逆行也是沒辦法,趕時間送貨,如果走機動車道要等紅綠燈。
采訪中,記者觀察發現,有些“的哥”就是我們剁手黨最喜歡的快遞員,對此小最也深表同情。正送完今天最后一單快遞的楊師傅聽了記者的采訪來意,很不好意思的說:“摩托車是不能上人行道的,這個我是知道的,我也很抱歉。但我們快遞員不能離貨物太遠,所以常常開上人行道,停在小區、單位門口,方便看著貨物。我們在人行道上走不僅違規違法,還影響行人安全,雖然我們盡量慢慢開,但是車上常常堆著很多貨物,行駛起來其實很不安全。”
當天下午4點半,小學生、中學生相續放學,世紀城到凱運司附近路段,行人不斷密集起來,密集的人流中不斷有摩托車穿梭的身影, 多數在擁擠的人群中小心翼翼緩慢行駛,也有不少不客氣地按著高分貝的喇叭,轟散行人呼嘯而過。
接送孩子的家長牽著孩子、拄著拐杖的老人、三五成群的學生都在這樣摩托車轟鳴中避讓不及。性子烈的對著背影罵兩句,隱忍的望著背影恨恨不平。這樣摩托車搶人行道,路人無路可走的景象,在凱里這座城市每天都在發生,摩托車上人行道,不僅給上下高峰期擁擠的人行道添堵,原本就車輛繁多、人行道有一半都辟給出租車做便道的洗馬河路段人行道,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生意人,騎著三輪摩托跑到人行道上銷售商品,如麻花、糖果、送水等。
摩的上人行道,市民這樣看!
12月2日早上,正在老一中門口某藥店門口休息的87歲老人龔循村向記者談到,他一般都在世紀城、洗馬河和二龍這一路段散步。“摩托車太多了,讓我很怕,呼呼加著油門就來了,常常心頭一緊,生怕避讓不及。每天出門兒子最不放心的就是摩托車,讓我集中注意力好好避讓。”可這摩托車都上人行道了我又能讓到什么地方去呢?老人無助的要搖頭,據他介紹,洗馬河和二龍路段在人行道上跑的摩托車最多。
在散步的84歲老人的周奶奶說,摩托車在人行道上跑他們也沒辦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出行都是貼著人行道兩邊走,人行道中間不敢走,車子來了讓不及。
在凱里某單位上班的王女士向記者坦言,“每次走在人行道上,背后行駛的摩托車傳來的喇叭神都會嚇我一跳,不少摩托車的喇叭都是改裝過的,聲音特向,實在受不了,這種現象,相關部門應該管管。”
在凱里九中讀書的張丕雄同學說,如今大了,都是自己上學,家長還是很不放心,出門前都會囑咐要注意摩托車,“因為自己就曾經被人行道上的摩托車嚇到過。”
同時有市民指出摩的對人行道鋪的地磚有一定的損毀,導致路面凹凸不平,影響市民出行和城市美觀。
摩托車是否可以上人行道呢?
拿到摩托車駕駛證5年的潘師傅說,不記得考駕照的時候是否考了這一條。也不知道摩托車上人行道是否違規。
正在凱里市洗馬河路段執勤的凱里市交警大隊的楊警官明確回答記者:“按照交通法規,摩托車屬于機動車,人行道屬于非機動車道,摩托車不能在人行道上行駛。被抓住的可以處以最高100元的罰款。”而凱運司門口人行道上用黃色路標標記的路段不時有摩托車通過,楊警官解釋這一段路情況特殊。這些用路標隔出來的路面是根據車站門口乘客比較多而劃定機動車載客便道,的士和摩托車都能行駛。但是若不是這樣規定的便道,摩托車不準許上人行道行駛。“執法起來有些難度,追他們的時候他們一踩油門就不見了,但是我們仍在努力,遇到的絕不姑息。”楊警官說。
凱里交警告訴您:中心城區摩托限行
據凱里市交警大隊的呂隊長介紹,根據凱里市人民政府關于對摩托車限行的有關規定,在中心城區對二、三輪摩托車實施限行。但送氣、水、快遞公司的摩托車不受限行規定限制,根據市人民政府相關會議紀要要求,送氣、送水、快遞摩托車需參加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學習,并按規定著統一服裝方可不受限行規定限制。
“電動二輪車管理目前沒有禁行,但凈化道路交通管理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凱里市已于2015年8月啟動電動車登記管理工作。”呂隊長介紹到。
據了解,今年以來,凱里交警大隊共開展整治、清繳無牌無證摩托車和打擊夜間摩托車(響管)非法飆車等各類專項整治行動17次,共查處涉及摩托車違法行為5716起,查扣摩托車1300余輛,集中銷毀無牌無證摩托車兩次,共銷毀無牌無證摩托車763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