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為了讓農村學生、婦女、老人以及殘疾人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積極參與到小康社會建設中來,凱里市萬潮鎮積極開展特殊人群幫扶關愛活動,進而為他們搭建起“幫扶網”、“關愛網”。
讓貧困學生感受關愛的力量
為幫助貧困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該鎮通過向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申請青少年關愛基金等項目,幫助減輕貧困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團市委利用“12.4國際志愿者日”與萬潮鎮志愿者到萬潮小學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與學生交朋友、玩游戲,并為他們送來過冬羽絨服等。同時,市政協、市民政局等幫扶單位利用六一兒童節、春節等節假日到該鎮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先后為學生送來1.9萬元慰問金、80套羽絨服、籃球、乒乓球等衣物。同時,中國振華集團與該鎮24名貧困學生開展的愛心結對幫扶活動,為貧困優秀在校生發放幫扶資金1.88萬元。
讓留守婦女在家能干事
隨著農村青壯年男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婦女逐年增多,農村“留守婦女”就業難、致富難、精神活動匱乏等問題日益顯著,為改善這一現象,該鎮通過開展關愛活動、加強技能培訓、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措施切實做好農村留守婦女關愛工作。該鎮組織婦聯、農服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等部門,聯合對各村留守婦女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活動8期,培訓留守婦女150人,留守婦女創業示范戶2戶。閑暇時節,組織留守婦女成立文藝隊,定期開展文娛活動,并積極參加廣場舞比賽活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豐富了她們的業余生活。目前,該鎮已成立4支舞蹈隊,參加各種演出20余次。
讓老年人和殘疾人得到最溫暖的關懷
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切實幫助農村空巢老人,該鎮通過構建“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各村分成若干區域,由村干部擔任責任區責任人,定期到老年人家中進行走訪,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同時,該鎮利用“七一”建黨節、“九九”重陽節、春節等節假日到老年人家中走訪慰問,為老年人送去4萬元慰問金、棉被24床、大米24袋、食用油24桶,通過走訪,切實讓老人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春節期間,該鎮組織殘聯等部門先后到萬潮、馬田等村開展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家庭系列活動。為貧困殘疾人送去慰問金,還和殘疾人進行交談,詢問有關家庭情況和身體狀況,并鼓勵他們一定要樹立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艱苦創業精神,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今年以來,該鎮殘聯共為殘疾人發放慰問金 2200元,同時,州殘聯免費向20名的殘疾人發放了輪椅、助行器、手杖、收音機等殘疾人用品。該鎮利用農閑時節,組織殘疾人開展葡萄、蔬菜種植技術和家禽養殖技術以及電腦技術培訓,提高殘疾人的科學技術水平,增強殘疾人增收致富的能力。(趙江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