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不知道如何表達心中的感謝,在房屋征遷的這段時間里,街道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不分晝夜的來我家耐心、細致、深入地進行宣傳,讓我實實在在地了解了每一項政策、熟悉了每一個細節、明白了每一道流程,消除了我心中的不安。每當遇到困難和不解,他們總能在第一時間為我排憂,始終站在群眾的角度上為群眾謀取最大的利益。”近日,州財校至垃圾填埋場的拆遷戶盧炳剛帶著濃濃的感激,為洗馬河街道贈送上4面錦旗。
“在具體的征地拆遷工作中,洗馬河街道黨委、辦事處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始終堅持依法開展征拆工作,嚴格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不分晝夜深入拆遷戶做深、做細、做實宣傳動員工作,密切黨群干部關系。同時,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和改進工作措施,創新“依法征拆當先、群眾利益為先、人性征拆優先、工作合力在先、政策宣傳早先”的“五先”工作方法,為群眾辦實事解困難,最大程度保障拆遷戶合法利益。”洗馬河有關負責人表示。
拆遷戶為街道贈送錦旗
據悉,近年來,洗馬河街道先后承擔了轄區內華億大西部商貿城、銀田農產品物流園、二龍至臺盤、州財校至垃圾填埋場、白果井至糧校、白果井至三棵樹等城市主干道,以及東城區生態移民安置點、糧校安置點、和馨家園、瑞安水泥廠二期村民搬遷和安置點建設等13個重大項目的征拆和建設工作任務。2014年來,共完成房屋征拆630余戶13.5萬平方米,完成土地征收287萬平方米(約合4320畝),遷墳40余座,協調解決炮損賠償60余戶。截止到目前,工完成征拆工作總任務的70%,僅2015年度共支付兌現拆遷戶征拆款達6000萬元。通過征地拆遷補償、移民搬遷、發展農業種養殖、發展集體經濟等方式,有力促進100余戶400余人先后脫貧,同時,推薦到轄區項目和企業就業達200多人。(張博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