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17日,州人大常委會主任梁承祥赴凱里市大風洞鄉調研扶貧開發和防汛工作。州、市人大常委會,州發改局、州交通局、州水利局有關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梁承祥一行先后來到大風洞鄉都力村、都蓬村和杉樹林村,實地了解防汛工作情況,并在三個村分別召開座談會,聽取村支兩委和駐村干部關于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匯報。調研組一行還參觀了大風洞鄉扶貧工作站和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園,聽取了大風洞鄉的情況介紹。對一些急需推進的幫扶項目,梁承祥一行現場辦公、現場協調、現場督辦落實。
梁承祥指出,大風洞鄉雖然沒有受到此次強降雨的影響,但不能掉以輕心,要增強憂患意識,深入各村各寨,對重點區域安全隱患展開拉網式、地毯式的排查,特別要加強對學校、工礦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排查力度。一旦發現安全隱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
梁承祥強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各級各部門要與中央、省委、州委的決策部署保持同心同向同行,推動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改善、自我發展能力加快提升,決不讓一個家庭、一個群眾在同步小康進程中掉隊。
梁承祥要求,州人大機關和各級各部門要抓住“精準”這個關鍵,用真心和真情做好幫扶工作。要把貧困對象選準,把貧困原因找準,把貧困類別定準,切實解決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指向不準、針對不強等問題。要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工作的積極性,凝聚起強大的工作合力。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根據貧困對象實際,綜合采取符合實際的模式,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
梁承祥強調,大風洞鄉實現如期脫貧條件成熟。要通過水晶葡萄和富鋅米等產業的發展,帶動一批群眾脫貧。青杠林村鄉村旅游發展初具規模和特色,可以探索相關發展的模式,讓群眾參與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上來,帶動一批群眾脫貧。對于喪失勞動力的群眾,可通過民生關懷,用社會兜底模式確保一批群眾脫貧。各級各部門要增強戰勝貧窮、改變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大力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同心協力帶領群眾同步實現小康目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