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德村,地處從江縣東朗鎮北面,全村總面積4.07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346戶,1666人,勞動力965人,都是苗族同胞。村民仍然延用傳統落后的耕作方式和以水稻為主的種植式,經濟發展落后,2015年擺德村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3060元以上的家庭有120戶;人均年純收入低于3060元以下的貧困家庭有226戶,約927人還處于貧困線,貧困面積大、層度深。特別是因為貧困和疾病,擺德村男孩被迫輟學外出打工,女孩放棄學業過早出嫁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也使得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脫貧難度很大。
2016年凱里營運管理中心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貫徹全省“大扶貧”戰略,實施“貴州高速先鋒”工程的創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導全體黨員做合格黨員。經研究決定,首先在貴州高速集團有限公司營運中心的駐村干部韓軍所幫扶的黔東南州從江縣東朗鎮擺德村開展定點愛心幫扶活動。
自凱里營運管理中心愛心幫扶協會對從江縣擺德村開展定點幫扶以來,通過扶貧項目使得擺德村的村民們經濟收入上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家家戶戶都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自信和希望。據統計,在幫扶期間凱里中心總計捐贈物資5.6萬余元,其中包括文具、生活用品、學校音響設備一套等物資,幫扶對象總計1069人,捐贈衣物460套,凱里營運管理中心愛心幫扶協會不僅在物資上積極捐贈,對生活特別困難的群眾,對由于家庭困難而被迫輟學的孩子們也經常深入家中噓寒問暖,為他們解決生活難題以及提供各種支持援助,使得許多孩子得以重返校園學習知識。經過近一年的幫扶工作,凱里營運管理中心的愛心幫扶也得到了從江縣擺德村村民委員會、村小學的高度贊賞,所以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通過近一年的定點幫扶,凱里營運管理中心深刻的認識到扶貧助弱不僅是民生工程,也是體現中心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后,凱里營運管理中心將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積極做好各項組織工作,確保“定點幫扶”工作的順利實施。(易嘉奇 文/圖)
附:感謝信
一封感謝信 一份幫扶情
尊敬的凱里營運管理中心:
很高興能寫這封感謝信。因為這封信里的一字一句都代表我們擺德村每一個受助貧困學生及家長的心聲,深表擺德村對您們的感謝及敬意。
首先,請允許我們向貴單位道一聲謝謝,你們的愛心讓擺德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你們的資助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了一套整潔的校服、一個完好的書包、一本嶄新的字典,一套完整的教學設備、一個終身難忘的六一兒童節......!讓每一個受到幫助的心倍受感動。
作為農村的孩子,將來能有機會走出農村邁向城市,一是父母的支持、老師的教育,他們是孩子最大的學習動力和努力的方向;二是有你們好心的幫助,你們所給的是他們得以繼續學習的物質基礎和理想的保障;三是自己的努力和追求,這是將來坐進大學校園里的信念支柱!
茫茫人海,是你們向擺德村伸出了援助之手!你們的資助對孩子們來說就是這寒冬里的一爐篝火,在孩子們學途艱難的時候,給了他們增添了求學路上的力量,讓我們的孩子對學習更加充滿熱情,家長滿含淚水卻因語言不通而道不出的感謝!真心地感謝你們,是你們的愛心澆灌著我們的孩子成長,家長也會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將你們這份愛的火焰傳遞下去……
此時此刻,全體村民唯一能用的言語就是感謝,感謝你們將近一年來的關心、愛護,感謝生活上給過我們莫大幫助的你們。多年后條件有所改善的擺德村一定不會忘記這段的艱辛歲月有你們的陪伴,不會忘記在此期間你們大公無私的默默資助我們的人們,你們是我們的支柱,是擺德村永遠無法忘記的親人。
最后,請接受擺德村委、小學最真誠的謝意。謝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