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人涌入小站參觀,兩口子義務當“導游”
吳家強和妻子鐘桂萍是六個雞火車站線路工區防護員
今年春節前,位于滬昆鐵路凱里市境內的“六個雞”火車站因為名字特殊,經媒體報道后一下火了起來;再加上今年又是雞年,這個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小站被公眾所熟悉、認知,一時間“六個雞”火爆朋友圈。
在這個車站里,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吳家強、妻子鐘桂萍,今年均45歲,他們是六個雞火車站線路工,每天管護著兩根冰涼的鋼軌,為每一列路過“六個雞”火車站的列車“保駕護航”。
在他們的工作區域內,有一條隧道全長2230米,夫妻倆測量這條隧道時,一進去就是一個多小時才出來。
1.車站為什么取名“六個雞”?
六個雞火車站兩側全是陡峭山巖,鐵路鋼軌橫穿山谷而過,現為五等小站。
六個雞站建于1974年,站址在貴州省凱里市六個雞村,隸屬成都鐵路局,所在線路為滬昆鐵路。車站行車歸屬凱里車務段,線路維護歸屬凱里工務,鐵路治安歸屬貴陽鐵路公安處,接觸網供電設施歸屬貴陽供電段。目前,車站有10名車務職工、10名工務段線路工。該站辦理列車接發,不辦理旅客乘降,不辦理行李、包裹托運業務,不辦理貨運業務。
關于六個雞站的由來眾說紛紜。一說六個雞村,傳說是官員征收皇糧的時候,此地太窮只能征收到六只雞而得名。二說是國民時期,因為該村到爐山縣城遠,縣里要村里每年給政府上繳6只撮箕,隨著歷史的原因逐漸把“箕”念成了“雞”,六個雞由此而來,一直沿用至今。三說六個雞,原屬麻江縣下司管轄,地名是苗語,說不明聽不懂。本是個不起眼的小山坡,沒幾戶人家,明末清初,屬麻哈州養鵝司(現在麻江縣杏山鎮仙鵝村)管轄,王氏土司(現在叫東家,上世紀七十年代改為畬族)秋后收租,時逢天旱無收,交不起租子,收租人無法交待,要求多多少少表示一個意思,回去好交差,于是滿寨收集了六只公雞交租,度過了旱年。此后,養鵝司土司對此記憶猶新,嫌苗族地名難記,之后就叫六個雞,有特點、有故事、容易記,六個雞地名由此傳后。也有人說,六個雞車站得名很簡單。這個站名和地名是在過去交通不便的時候產生的。當時道路沒什么有特點的地標,就以當地有人養了六個雞為名,約定俗成就沿用下來了。
吳家強是班長,佩戴著“施工負責人”的臂章,妻子是一般防護員
2.第一次聽說“六個雞”頗感意外
吳家強夫婦單位是凱里工務段,該段管轄貴州境內30多個火車站,六個雞就是其中之一。
吳家強至今還記得,他剛剛上班分到凱里工務段時,查看單位管轄的車站,從玉屏站一直數到凱里站,再數到凱里站往貴陽方向第三個小時站,突然發現有一個站叫“六個雞”。“當時我心里一愣,咋個有這樣的站名,是不是搞錯了。”他馬上咨詢單位領導,領導只回答他:“有這么一個站,而且站名沒錯。”其它就沒有給吳家強更多的解釋。
從此,六個雞深深埋在吳家強的腦海里。之后,單位將吳家強分配到郎洞火車站擔任線路工,這個站和六個雞一樣,同樣是五等小站。在接下來的20多年時間里,因為工作調動,吳家強夫婦先后在凱里工務段管轄的10多個五等小站工作,一直沒有機會到六個雞。
吳家強一邊測量,一邊用粉筆在軌道上寫上“+2、-1”等字樣
3.手比眼看口呼工作行動有講究
2016年3月,吳家強夫婦因以前所在的普舍寨火車站撤銷,他們被單位調到了離普舍寨火車站20公里以外的“六個雞”火車站,至今夫妻倆在六個雞站工作將近一年了。
吳家強擔任六個雞線路工區班長,妻子鐘桂萍則是線路工區的一名防護員,負責線路工的安全防護。
2月7日15時許,夫妻倆穿著橙色的工作服、胸前掛著工作牌,記者跟隨他們一起來到六個雞火車站,近距離觀察他們的工作。
“上行無車,下行無車,可以上道。”當鐘桂萍拿著對講機說完這句話時,跟在后面的吳家強拿起長長的道尺走上了鋼軌。20多分鐘后,當吳家強夫婦準備走上鋼軌前,鐘桂萍利用對講機向在車站運轉室進行防護安全的工友詢問,“我們要上道,請問現在有車過來沒?”“有車,有車,等車過了再上道。”這時,吳家強夫婦立即立正,鐘桂萍立馬把手中的信號旗高高舉起,動作剛完成,從貴陽開往北京的Z78次旅客列車就風馳電掣般駛來,火車司機看見夫婦倆后,鳴笛示意。
據鐘桂萍介紹,這叫列隊迎車,舉起的信號旗表示線路安全,火車可按照規定速度通過,他們在工作中只要有火車經過都必須列隊迎車。
列車過后,鐘桂萍又利用對講機進行詢問,“我們要上道,有車沒有?”“現在沒車,可以上道。”這時,鐘桂萍右手在空中比劃并且口中念道:“上行無車,下行無車,可以上道。”接著吳家強又跟著念了一遍。見記者好奇,鐘桂萍解釋說,“我們這是屬于橫穿鐵路,必須做到‘手比眼看口呼,一停二看三通過’,每次上道都要念一下,就是要不斷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在工作中,只要有火車經過,必須列隊迎車
4.檢查線路:每隔2米測量一次
上了軌道后,吳家強把一條長長的道尺架在鋼軌上進行測量,鐘桂萍則拿著對講機站在旁邊進行防護
據吳家強介紹,鋼軌受天氣影響會熱脹冷縮,因此兩根鋼軌之間的軌距也會因為季節的不同而產生變化。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軌距標準是1435毫米,一旦超出標準軌距太多,則會導致火車出軌或脫軌,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吳家強當天的工作就是通過道尺的測量,看看是否有超出標準軌距的軌道。如果有,則要立即通知班組一起前來處理,及時排出安全隱患。
吳家強一邊測量,一邊用粉筆在軌道上寫上“+2、-1”等字樣。他說,“+2”表示現在的軌距比標準軌距多2毫米;“-1”則表示比標準軌距少1毫米。把測量的結果寫在軌道上,就是為了工作人員前來檢修時有一個依據。
“軌道間的距離有沒有一個安全的范圍呢?”記者問道。吳家強說,“有的,一般誤差保持在4毫米之間都是屬于正常的。”另外,為了能夠更精準地測量軌距之間的誤差,吳家強每隔2米就得測量一次。除了測量軌距之間的誤差外,為了保證火車能夠平穩快速地運行,吳家強還得憑靠自己的“火眼金睛”查看鋼軌是否水平,對不平處要及時標記。每次在檢查時,他都必須全身趴在軌道上,手撐著鋼軌,左右仔細查看,有時間一看就要看兩三分鐘。
上了軌道后,吳家強把一條長長的道尺架在鋼軌上進行測量,鐘桂萍則拿著對講機站在旁邊進行防護。
5.車站火了夫婦倆變身“導游”
在吳家強夫婦干活時,不時有小轎車從凱里市區駛來車站,他們將車停在距離車站不遠處,隨之走路到車站。“這些都是來車站參觀游玩的,自從六個雞火了以后,每天都有人從凱里、貴陽過來,甚至還有省外游客,最多的一天超過600人。”吳家強說。
吳家強說,1月28日(大年初一)這天,“六個雞”火車站更是迎來了不少游客,甚至還有游客為了“響應”站名,帶來了六只烤雞與親友一同分享。
據統計,當天共有600多人專程到“六個雞”火車站參觀拍照。記者在六個雞火車站看見,鋼軌周圍還有不少市民擺設的香蠟、鞭炮及供奉的神像,他們祈求六個雞給自己帶來好運。自從媒體報道后,截至目前至少有5000人來車站參觀游玩。據稱,當地政府還準備“趁熱打鐵”投資打造六個雞火車站周邊村寨,建造旅游景點,吸引更多市民前來游玩。
“車站火了,我們也‘火’了。”吳家強夫婦的親朋好友知道他們在六個雞工作,紛紛要求拍下車站站名及線路發給他們,他們在朋友圈里曬出六個雞工作照,居然得到一大堆朋友的點贊。鐘桂萍說,節前那段時間,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讀書的兒子還專門來到六個雞,和他們一起住了幾天,說是要沾一下六個雞的“靈氣”。一些好朋友也開車來到六個雞,夫婦倆還專門接待當“導游”。
夫妻倆每天忙完工作后回去看電視,天氣好時可以下樓打打球
6.六個雞工區:生活條件變好了
吳家強說,剛來到六個雞站時,由于車站供職工住宿的房子還沒完全修好,晚上大家都是四五個人擠在一間小房間里,天氣熱的時候非常難受,而且還沒有熱水洗澡。如今,車站的新房子已經全部完工,每個職工都單獨有一間房間,并且每間房里都安裝了熱水器,洗澡非常方便。
“以前買菜做飯都是我們職工輪流來做,現在新房子修好后,單位還特別請了一位炊事員來幫我們做飯。”鐘桂萍笑著說,現在一下班,我們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沒有以前那么辛苦了。
以前,要想從凱里城區到“六個雞”火車站,必須要走一條十多公里的山路,且這條山路只是一條“毛路”,夫妻倆每次來“六個雞”火車站上班時,騎摩托車差不多要半個多小時。如今,在2016年底,這條路變成了瀝青路,交通更加方便了。“路打通后,以后回家和上班都更加方便了。”吳家強說。
7.六個雞最終會回歸平靜
凱里工務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六個雞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現在火了,他們既喜又優,喜的是車站火了以后,職工有自豪感,工作起來更有勁,也更加安心了。以前沒有人愿意來六個雞,現在大家都喜歡這個車站了。而憂的是,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來六個雞游玩,他們會在站臺上或是鐵道上拍照留念,而途經站點的火車很多,平均每12分鐘就有一趟車從這里經過,而且都不停車,車速快,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埋下嚴重安全隱患。
節前那幾天,因為游客多,鐵路部門還專門派出民警及工作人員疏導、維持秩序。這位負責人分析,或許是因為今年是雞年,六個雞站才如此火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個雞最終會回歸平靜。“按照鐵路相關規定,行人不能在鋼軌上行走坐臥。”他提醒游客,游玩時一定要遵守鐵路規章制度,注意人身安全。(記者:葉志權 彭剛剛 苗國強 楊興波 來源:貴州都市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