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巖石在凱里香爐山上,附近村民都知道。”網友“緣份天注定”告訴貴陽晚報全媒體記者,她家住在凱里龍場鎮虎莊村一個叫瓦窯的村寨,虎莊村就在香爐山下,當年她在虎莊讀中學時經常登上香爐山去玩耍,幾乎一周登一次山,對山上的每塊石頭如數家珍。
“緣份天注定”說,這塊會搖晃的巖石位于香爐山上棋盤石附近懸崖峭壁一側,其下是絕壁深淵。當地人都知巖石會搖動,因而稱呼它為“搖拗(niù)石”,也不知它存在了多少年。
由于此巖石會推動它會搖晃,經常見調皮膽大的人們爬上去玩耍,并如視頻中一樣,用腳去蹬它,使之搖動而尋刺激。
盡管此巖石搖晃不倒,當地人還是呼吁人們不要去爬這處巖石,很危險,莫拿生命當兒戲。
“也只有熟知這塊巖石的當地調皮的男孩子們敢爬上去,游客們見其會搖晃,借十個膽都不敢的。”“緣份天注定”說,巖石的搖晃距離約在10厘米左右,當地人始終說不清道不明它為何會搖晃,只驚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
黔東南州科協退休科普教師巫宜山告訴記者,這叫“風動石”,即無根石,系風化或其它地質原因形成。
香爐山位于貴州凱里市西北15公里處,海拔1200余米,是苗嶺有名的山峰。香爐山四面石崖絕壁,形如香爐,故名香爐山。僅一線小道盤旋而上,眾山環列,若劍戟刺天。山上雜花叢樹,云霧繚繞,有寺廟和南天門遺址,有反映起義故事和民間傳說的遺跡。
明代有《登香爐山》詩曰:爐山之高高入云,嶙峋壁立無支分。雄關未能容雙馬,殺氣曾教走萬軍。
在農歷六月間苗漢各族舉辦“爬坡節”。香爐山鎮邊的大小山坡上,還經常舉辦各種跳蘆笙、對歌、斗牛等活動。(吳如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