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蘆笙一響,總有歌舞相伴。居住在凱里市大十字街道金井村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農歷新年都會舉行隆重的銅鼓蘆笙會,載歌載舞慶祝新年到來,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富民安。
在2018年傳統春節來臨之際,大年初九、十、十一,大十字街道金井村于金泉湖畔仰阿莎廣場舉行了為期3天的春節銅鼓蘆笙會。活動期間,來自凱里市區及周邊村寨的苗族同胞上千人,從四面八方聚集一堂,現場洋溢著濃濃“年味”。銅鼓蘆笙會、原生態蘆笙賽、廣場舞蹈賽、苗族服飾(歌舞)展演、斗雞、斗鳥、斗狗等多項群眾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在比肩接踵的活動現場,不少省外、海外游客也感受其中。
蘆笙場里,男子吹笙在前,姑娘踩鼓隨后,左右交替前行,層層環繞舞蹈,傳遞出苗家人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仿佛是在向人們展現一軸活的歷史畫圖。
斗鳥、斗雞、斗狗賽場上,鳥迷、雞迷、狗迷們相互觀戰、品評、贊嘆,同樣熱鬧非常。
此次活動由金井片區村民自籌資金、自發組織,共設立銅鼓蘆笙會、原生態蘆笙舞蹈賽、廣場舞蹈賽、斗狗、斗雞、斗鳥六類競賽項目,評出各等次優勝隊伍24支,發放獎金43228元,授予錦旗24面。
據悉,大十字街道金井村位于凱里市城區南面,總面積3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有8個自然村寨,全村現有23871人,其中常住戶6718人,是以苗族為主的典型城中村。金井村憑借獨特的生態條件、人文環境和歷史傳承,培育了濃郁的民族文化和養育了勤勞樸實的苗家兒女。在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村落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深切關懷下,金井村村民大多發展起了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大部分村民均有一筆房屋租金,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后,全村更是感恩奮進,不等不靠、找準定位、集體把脈、大膽探路,以產業扶貧為抓手,以“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為目標,村集體經濟越來越壯大,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村里還大力挖掘、提升、宣傳民族民間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群眾性文藝活動,展示民間文藝創作優秀成果,培育特色鮮明、氣氛濃郁的節日文化,并聚焦教育扶貧暨民族文化傳承培訓基地建設,引導村民走進文化、共享文化、文化脫貧。(文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