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市政府對于創衛鞏固工作的安排部署,城西街道積極協調,今年4月,位于金橋路原電影公司內,距離二商場不到百米的金橋路臨時菜市場正式開市,流動攤販可以免費進入。即便是這樣,很多菜農紛紛擔憂,到了那邊是否有生意?僅僅有一個出口,人流量會不會大?
近日,為了方便更多的市民買菜,打消菜農顧慮,同時考慮到“馬路市場”主要以清平北路為主,一條連接清平北路和金橋路臨時菜市場的水泥路正式打通,徒步行走不過2、3分鐘,凱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執法隊人員們也開始了對“馬路市場”的搬離。
“大伯,請您不要在通道上賣菜,這是行人走路的地方,收拾好了到新的臨時菜市場去賣。”6月23號早上7:30分,正值買菜高峰時間,凱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城西中隊的執法人員來到清平北路,對菜周邊占道經營的農戶進行逐攤逐戶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做到細心勸導、有序引導。此外,不少執法人員還當起“搬運工”,動手幫忙農戶們將地面上的蔬菜抬起來,挑進臨時菜市場,周邊買菜的市民也一起跟了進去。
記者也跟隨他們來到了金橋路臨時菜市場,聞訊趕來買菜的人絡繹不絕,據悉,金橋路臨時菜市場占地約3500平方米,能夠提供400個臨時攤位,市場內值班室、公廁、監控、照明、供水、環衛等設施配備齊全,且免費對外開放,設置有蔬菜、水果、鮮肉、熟食等四大類別的經營區域。
“以前也有過多次整治,但這個馬路市場一直沒有‘斷根’,這一次新菜市場啟用,很多菜農看到路方便走了也很支持。”執法隊員張寬對記者說,接下來,城西中隊將健全長效機制,加大監管力度,每天組織執法人員蹲點,并在轄區周圍進行不間斷巡查,確保亂擺攤、亂經營現象不再反彈。
采訪完畢后,記者回到清平北路,這里沒有了往日的擁擠和噪雜,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和垃圾遍地的現象也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干凈的街道和暢行的人群。曾經被馬路攤販“占領”的道路終于安靜了下來....(顧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