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地村民反映,記者深入到村寨周邊密林尋訪野豬蹤跡,但運氣不好,沒有遇見,只是在密林中發現了很多野豬活動的痕跡。它們用嘴巴拱出來的小土堆在這里比比皆是(如圖)。
村民們說,它用嘴巴刨土是在練功,長此以往,它們的嘴功是很厲害的,能把人打翻、翹翻或者拱翻。
“不過,野豬只要不受傷,它不會主動襲擊人,反而是見人就跑。”當地村民金大爺說。
野豬“練功”的地方
據了解,野豬在高粱營絕跡多年了,是最近三年又出現的。“估計有幾十只。”金大爺說,他見過幾次,最大的有200斤左右。而野豬見到它,轉身就逃。
這些野豬經常出山,到村寨附近找吃的,村民們的莊稼地,被它們弄得一塌糊涂。幾天前,金大爺去自家紅薯地巡查,到地里時老人被氣得半死,一塊地被它們刨得一團糟,地里的紅薯大量被偷食,紅薯藤大量被折斷。金大爺無奈,只得把紅薯藤運回家,用人力車拉了滿滿的兩車。
被折斷的紅薯藤
此外,當地村民的秧苗、玉米以及蔬菜等莊稼,都成了野豬“搶食”的對象,因此造成減產甚至絕收。“有時候,野豬還會跑到寨子急來,搶食村民放在屋外的蔬菜。”村民金大爺說。
考慮到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村民不敢打擊、獵殺這些野豬,目前就只能采取一些技術手段進行防范。在村寨旁邊的一片稻田里,當地村民在高處安裝了一口廢舊的電視天鍋,野豬前來侵犯,值班的村民就敲打天鍋驚嚇野豬。這一招有一定的效果,但治標不治本。
驚嚇野豬的天鍋和“值班室”
采訪中,記者還到周邊村寨了解情況,均出現野豬出沒破壞莊稼的情況。
相關資料:野豬(拉丁學名Sus scrofa)又稱山豬,豬屬動物。野豬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亞種間和亞種內核型都有一些差異,染色體數(2n)在36~38之間,如西歐野豬2n=36或37,日本野豬2n=38,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可以生育后代,它們廣為分布在世界上,不過由于人類獵殺與生存環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數量已急劇減少,并已經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一般的野豬群有2-3只母豬與一群幼豬,公豬只在發情期才會加入豬群。
網絡資料圖片
現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野豬不僅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得多,體重亦較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