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凱里市民政局救助站的幾位工作人員一起驅車前往丹寨,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將三年前被該救助站救助的30歲男子送回家。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車到達了丹寨縣民政局,當地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王江告訴記者:“經查,這名男子叫楊杰,是丹寨縣排調鎮甲石村人,3年前在他父親去世后就走失了,家里只剩一個高齡老母親,當時到處托親戚或者在外打工的老鄉幫她找兒子,一直沒有結果,周邊的親屬和鄉親都說,他兒子已經死了,準備銷戶了!”
隨后,王江撥打了甲石村村支書電話:““喂?你是甲石村村支書嗎?你們村的楊杰在這里,請通知一下他的家屬。”電話那頭,村支書似乎很驚訝,停頓了一下才回復到:“我們馬上回復他的母親,告訴她她的兒子還活著!”
那這么多年,這個“失蹤”的楊杰去了哪里呢?“他是我們2015年11月份的一個晚上,在進行街面巡邏、搜索流浪人員時,在二商場的一個橋下發現的,跟他進行對話是,發現他整個意識不清,非常虛弱,經過相關診斷是患有精神障礙。” 凱里市民政局救助站副站長楊順楷介紹到。
楊順楷繼續說道,“由于他說不清自己的信息和家庭住址,我們只有稱他為無名氏20151114,同時還將他送到了位于凱里開發區的精神康復醫院進行治療,在此期間我們曾多次發布了尋親啟示,希望能夠幫他早日找到家人,但是也沒有人來認親。幸運的是,通過治療,男子的狀況漸漸的有所好轉,直至昨天,他告訴我們,自己是丹寨縣排調鎮人,3年前被人開車送到凱里,然后到處流浪。得知該情況后我們立即與當地的民政局進行了核實確認屬實后今天來送他回家了!”
臨走前,民政局工作人員將一盒藥交到王江手上,讓他轉告楊杰家屬,按時讓他服藥,穩定病情,藥沒了就去當地衛生院可免費領取。
“他家情況非常困難,他的母親年齡太大了,只會說苗族語言,我會轉告他的村支書,記得幫他領藥,時刻關注楊杰的情況。”王江說。
凱里市民政局救助站提醒,如果您在街上看到此類需要幫助的人,可向公安部門或者民政部門進行反映。(顧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