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隨著“互聯網+”不斷創新、升級,數字農業發展突飛猛進,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推進農業產業轉型,推動了農業結構調整,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優化,促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和現代化進程。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互聯網+”建設和數字農業發展,凱里依托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質量要求,在加快“三品一標”認證管理同時,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農產品溯源品控”建設,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2018年以來,凱里市投資200多萬元建設農產品溯源品控監管平臺。目前,一期項目已對凱里云谷田園等4家企業安裝攝像設備、氣象監控一體機,對凱里市忠勇禽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16家企業40多個農產品進行檢查、輔導、溯源信息錄入并進入平臺監管。為進一步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覆蓋面,將繼續建設二期項目,預計新增8家企業對20多個農產品聯網監管。
“互聯網+農產品溯源品控”上線運行后,消費者只要通過手機掃描農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或者登陸凱里市農產品溯源品控監管平臺輸入農產品編碼,即可在手機或電腦上快速查看農產品生產者信息、生產地點、產品基本介紹、產品認證信息、農產品的生長期圖片、視頻等相關檔案。生產者通過該平臺可維護企業產品及基本信息,并可以通過監控系統采集環境信息、種養殖過程的生長圖片、實時視頻等信息,完善豐富農產品檔案。無論線上線下均可將優質農產品品牌形象全面直觀地展示在消費者面前,提高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監管部門或其他監管者可通過平臺對生產者進行在種養殖過程的跟蹤和監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農產品安全。
隨著“互聯網+”和數字農業不斷推進,大數據與農業不斷融合,線上銷售與線下農業資源不斷優化,將更好地提升我市農產品品質與農產品的競爭力,更好地助推“凱貨出山”、特優農產品“泉涌”行動,更好地推進農業產業化、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石宏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