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屏,鎮遠、凱里、福泉、貴定等片區,筆者看到,該段130名包保干部提前深入到78個班組,親自排查包保車間、班組所管線路的防汛防洪準備工作,特別是對全段42處Ⅱ級和246處Ⅲ級防洪重點處所進行全面、細致的技術交底,落實雨中專人盯控、巡查和看守。引導一線職工增強防汛防洪意識,在雨季多發時段時刻繃緊防汛保暢這根弦。進一步增強防汛防洪工作的責任感,確保每個班組、每名職工、每個環節都不出紕漏,信息暢通無阻。
從及時傳達汛情信息,責任到位,指揮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發生緊急情況按程序及時上報,保障防汛工作順利開展。
在寶老山線路工區管內的10個防洪臨時看守點,該段包保、對點服務干部組織組織職工和勞務工進行現場防汛防洪技術交底,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與大家互動問答,通過解決防洪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開展培訓教學,確保疫情防控和防汛防洪技術交底兩不誤,為山區鐵路防汛防洪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該段防汛防洪技術交底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對2處I級看守點,42處Ⅱ級和246處Ⅲ級防洪重點處所落實專人巡查,確保在汛期,第一時間盯控到位。并督促各車間、班組進一步加大防洪布控力度,強化“段調度指揮+車間+班組+職工”的防洪工作防控模式,按照“站段、車間、班組”逐級負責的原則以及安全風險等級,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據悉,該段下一步將壓緊壓實責任,按照段防洪辦要求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不松手不停步,不折不扣地把山區鐵路防汛防洪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重點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注重提高段干部職工的防防汛洪意識,引導職工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為防汛防洪工作平穩出謀劃策,不斷提升山區鐵路防汛防洪安全基礎管理水平。同時,積極做好人員安排,及時更換、補充,并建檔立卡,做到有備無患。(葉志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