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 " 志愿者 ",他們不好意思地說:" 其實自己剛剛也違停了,被執法隊員抓現行。" 這不,他們正通過志愿服務的方式代替處罰呢。
原來,為深入推進凱里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進一步強化道路交通管理,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凱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結合創文百日行動,針對摩托車、電動車、三輪車違停占道這一 " 頑疾 ",開展了違停專項整治行動。
按照正常執法程序,非機動車因違停被 " 拖移 " 后,車主需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到執法中隊進行處理。考慮到城區道路實際情況和特點,凱里交警想了一個小妙招,即:執勤交警堅持以勸導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對違停車輛駕駛人在現場的,進行耐心教育并勸離;對違停車輛駕駛人不在現場的,采取強制拖移,但不進行罰款,而是要求駕駛人自愿 " 變身志愿者 ",穿上印有 " 凱里志愿者 " 的紅色馬甲,跟隨交警走上街頭,體驗交警的工作,體驗期滿后則可領走自己的車輛。
" 其實處罰不是目的,讓車主樹立規范停車的意識,讓更多的人知曉并自覺加入文明停車、文明行車的行列才是最終目標。" 據凱里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車主加深印象,直觀感受違停的危害,他們創新開展 " 體驗式 " 處罰,即違法當事人被 " 抓現行 " 后,可以選擇通過三個小時 " 體驗交警 " 的勸導工作來代替處罰后,便可領走自己的違停車輛。
張先生就是這群 " 特殊志愿者 " 中的一員,他告訴記者:" 當時我是上街買菜,圖一時方便,車輛隨意停放在路邊。" 經過交警執法隊員的教育,他知道了違停行為的不妥。當得知可以通過參與交警勸導工作的方式代替首次處罰,他二話不說,與交警執法隊員一起動手規范起來。" 這樣的處罰方式很容易接受,也有很大教育意義,以后即使就停一分鐘也會自覺停到車位里面去。" 張先生說。
" 體驗式處罰不僅可以營造規范停車的氛圍,還能讓更多的人體會交警以及城市管理工作人員的不易,爭取更多人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營造了規范停車的良好氛圍。" 采訪的最后,凱里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