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這一天,杉鄉垂淚,大地含悲。錦屏縣公安局三江派出所一級警長龍才福,倒在抓捕行動第一線,生命永遠定格在56歲。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優秀民警
錦屏縣是一座有愛的小城,是一個有詩和遠方的地方。龍才福就生活在這里。作為龍才福妻子的吳貴蓮,沒有絲毫抱怨,每天做著粗茶淡飯等著頭頂警徽、肩扛警銜的丈夫和擔任輔警的兒子平平安安回到家里,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可就在7月13日這一天,家里的頂梁柱龍才福永遠地倒下了,留給吳貴蓮的只有龍才福離開家執行任務前的一句話:“今天我有特殊任務,中午飯不回家吃飯了,做好飯的話,你就先吃吧,別餓著你。”但吳貴蓮萬萬沒有料到,這竟會是丈夫給她的最后一次交代。
2021年7月13日上午11時許,錦屏縣平秋鎮干部在巡邏中發現:平秋鎮平秋村歸出礦洞有人盜礦,急需組織力量打擊整治,由于平秋派出所警力不足,于是平秋所立即將情況向縣公安局分管局領導和三江派出所報告。分管局領導和三江派出所接到情況后,立即安排民警龍才福同志帶領三名輔警和二名實習生共六人前往支援。12時許,他們趕到現場。龍才福同志和三江派出所兩名輔警負責在公路邊嫌疑人停放摩托車的地方蹲守,其余人員分別在礦區幾個洞口布控。15時18分,工作組抓獲1名盜礦嫌疑人。按安排,由與龍才福同志一起蹲守的兩名輔警帶該嫌疑人到平秋派出所開展調查,龍才福同志繼續留在原地點負責蹲守。18時許,工作組抓獲另外5名盜礦嫌疑人,轉回時發現龍才福同志倒在持續蹲守長達6個小時之久的蹲守點,昏迷不醒,在場民警迅速聯系平秋鎮醫院醫務人員趕赴現場開展緊急施救,縣醫院專家組也迅速前往與平秋鎮醫院醫務人員一起開展了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20時40分,經搶救無效,龍才福永遠的離開了他的家人和戰友,離開了他摯愛的公安事業。
7月以來,錦屏縣公安機關啟動社會治安防控一級響應,各項工作任務繁重,龍才福同志全然不顧自己的身體,每天幾乎都要工作到凌晨二三點才能休息。7月9日龍才福同志從貴陽押送高中業務水平考試卷到錦屏,并負責試卷保密值守工作至7月11日,7月12日又從錦屏押送已考試卷到貴陽,當日深夜趕回錦屏。7月13日,接到新任務后又迅速前往平秋鎮開展抓捕行動,因過度勞累倒在一線。
噩耗傳來,大地悲哭,蒼天痛泣。龍才福的生前同事和喜愛他的百姓們都難掩內心悲痛,泣不成聲。龍才福走后這幾晚,他家里總是燈火通明熬夜到天亮,那是與他相伴33年的妻子吳貴蓮期盼著他還能回到家,還能叫他一聲“老伴”!
匆匆逝去的是生命,永遠留存的是精神。龍才福犧牲的背后是眾多人對他全力力以赴的公仆情懷和傾心為民的崇高敬意。
2017年3月,龍才福被組織上選派到平秋鎮高壩高岑村駐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組長。駐村后,他迅速開展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真正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通過深入調查摸底,找準了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面對高高岑村基礎設施差,沒有網絡信號,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這一狀況,他帶領駐村工作組進行上門服務,給老人買東西,幫老人種地,為老人采買生活必需品等,這段與淳樸鄉親摸爬滾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歲月,讓龍才福和村里老百姓結下了深厚情誼,被當地老百姓當作最可信賴的人。
“龍才福書記的壓力太大了,妻子沒有工作,兒子當輔警。80多歲的父母常年有病,9個月大的孫子仍在襁褓中哭泣。他還承擔著照顧我們村94戶貧困戶的責任,很累很辛苦。”高高岑村村主任楊仁由聽到龍才福犧牲的消息后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哭泣聲久久未能停下,連續幾天沒有睡好覺,腦海中總浮現出龍才福和藹可親的笑容和那副對工作充滿激情的樣子……
“龍才福同志總是替別人分憂,把重活攬到自己身上。”這是同龍才福并肩作戰三年的搭檔劉榮寬對他的描述。龍才福駐村后,吃住在村,放棄了休息日和節假日,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由于長期工作勞累,他不幸患上痛風及血糖高引起的疾病,劉榮寬勸他去醫院治療,他卻說村里貧困戶多,扶貧不能耽誤,在他駐村的670多個日日夜夜里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
據不完全統計,在他駐村期間,經他的努力協調下,爭取縣公安局投資改善村級辦公條件14000余元,為村集體食堂購買廚具10000余元,協調縣救助局投資10000元購買老年文藝用品。先后實施了1300米的道路硬化,2200米的引水灌溉工程,3000米的環村公路,300米三面不見泥水渠,通組通戶道路硬化,修建了停車場,風雨議事長廊,戲臺、寨門,還安裝了路燈,照亮了村民的腳下路。
用忠誠守護一方平安的優秀民警
龍才福從廣西軍區炮兵團戰士退伍后,1989年4月,開啟了他的從警生涯。曾先后奮戰在大同派出所、三江派出所、隆里派出所、啟蒙派出所、河口派出所、偶里派出所、平秋派出所等基層一線。從邁進公安工作的第一天起,龍才福便鉚足了工作干勁。
“我就在您身邊,有事隨時叫我。”這是龍才福常掛嘴邊很樸實的話語,也是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他每到一個工作的地方,每次入戶走訪排查,他都要拿出一張小小的警民聯系卡,一句“有事您呼叫”,讓老百姓倍感踏實和溫暖。
2002年7月,37歲的龍才福調任偶里鄉任政法專職副書記兼偶里鄉派出所所長,一上任,龍才福就帶領鄉干部及派出所全體干警在全鄉范圍內開展了“開門入戶”爭做群眾貼心人活動。累計入戶2000多戶,入戶率為98%,采集實有人口信息3800多人,采集率為96.8%;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300余件,精心組織警民座談會13次,收到群眾提出意見和建議60余條,有效地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對轄區情況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靈”,對群眾做到了“進得去門,說得上話,交得了心”,真正做到了警民關系零距離,服務群眾無死角。由于工作出色,2002年,縣公安局黨委授予他“優秀民警”稱號。
龍才福不僅一腔熱血,滿心真誠,還有一顆閃亮著樸實善良的心。
“我父親一直把貧困群眾當親人,把我外公當親爹,經常把家里的大米、食用油送給困難群眾,經常把他患病的外公到接到家里來伺候,還把我舅父的兩個小孩撫養長大”,深受龍才福影響任輔警的龍才福兒子龍清涌含淚道出了父親平時生活中的點滴。
2003年9月,龍才福在入戶中走訪了解到轄區吳某的小女兒因家庭困難而輟學。便毫不猶豫掏出400元作為學雜費,還買來書包、文具盒、鋼筆。接到捐款和學習用具的小姑娘淚眼汪汪:“謝謝叔叔,叔叔是個大好人,我又可以上學了。”像這樣為化解燃眉之急出手相助的事,他每年都不少于30次。龍才福就是這樣一個古道熱腸的好人。他在默默為別人付出的同時,卻從不張揚。
有情懷更有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
“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作為一名老黨員,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和實際工作經驗引導身邊年輕人,做好傳幫帶。”龍才福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06年3月,龍才福與剛參加實習工作的吳作林結為師徒,他成了吳作林工作上的老師、生活中的摯友、行為上的典范。通過師傅的言傳身教和自身的努力,吳作林學到了師傅的真本領,很快地進入了角色,在較短時間內成為了所里的骨干力量。現在擔任縣禁毒大隊大隊長的吳作林,眼含淚花回憶當年過往。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作扶持。2011年2月,三江派出所警力少工作量大接處警任務繁重,年輕的民警龍安平身擔重任。起初開展工作有些茫然,根本不知該從何著手。師傅龍才福見狀,沒有一句批評,帶著徒弟一家家登記走訪采集信息,晚上一同加班錄入電腦。這一刻,龍安平懂了,任何工作都要親身走訪調查,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看著師傅忙碌的身影、汗水濕透的衣背,心里既感動又敬佩。
“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這是龍才福的工作信條和責任擔當。為了保一方平安,龍才福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出許多倍的巨大代價。他常年血糖高、痛風,導致經常失眠。然而,在一個接一個大型安保工作中,他始終堅守在一線,用信念和汗水筑起了一道安全穩定的屏障。在新型冠疫情暴發期間,當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遭受威脅的危難時刻,龍才福以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己任,沒日沒夜地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彰顯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與責任!
2017年4月一天的深夜,高高岑村嫁到劍河塘沙的一婦女得了急癥,由于塘沙地處偏辟,就醫困難,當時正直深夜,又無交通工具,龍才福得知后,迅速帶村衛生員一起前往劍河塘沙村對病人進行醫治,經過一小時的路程才趕到塘沙,2個小時后,婦女轉危為安,病人家屬激動得熱淚盈眶。離開時,病人家屬拿出幾百元人民幣作為感謝硬是往龍才福衣袋里塞,被龍才福謝絕:“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是黨員,怎么能收錢呢,趕緊收回去吧”。
鞠躬盡瘁為人民,浩氣長存留人間。在龍才福32年的從警生涯中,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職責,折射出莊嚴警徽的熠熠光彩,詮釋出無悔人生的永恒價值。他多次獲得錦屏縣公安局嘉獎。2005年黎平機場通航慶典保衛工作成績突出榮獲州公安局嘉獎;2019年10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