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1日-22日,凱里市第四小學“薪火相傳·勞動實踐”研學活動在該校金溪巷校區、學院路校區相繼啟動。該校700余名五年級師生先后走進凱里市黨史陳列館、麻江藍夢谷、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開展紅色研學暨勞動實踐活動。
據了解,此次“薪火相傳·勞動實踐”研學活動由貴陽晚報黔東南小記者團執行機構貴州黔方研學旅行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總體課程設計,貴州大美旅游旅行社和黔方研學聯合執行,活動為期兩天,旨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在推動百年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啟動儀式后,學生們首先去到凱里市黨史陳列館進行百年黨史教育。黔東南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凱里黨史陳列館是貴州省首家綜合性的黨史陳列館,也是凱里市及黔東南州重要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00余名師生有序進入館內,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先后參觀了主題展廳內的“艱苦求索”“艱辛探索”“奮力拼搏”三個展區,現場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奮斗史,了解了改革開放以來凱里的三線建設,同學們紛紛在研學手冊上認真記錄下革命先烈們的名字和相關事跡。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參觀結束后,同學們陸續抵達此次研學活動的第二站——藍夢谷,重溫紅軍長征,增強團隊凝聚力。活動中,通過開展紅歌接力、過草地、潛入敵后、支援前線搬軍糧、憶苦思甜紅軍餐等系列紅色教育活動,重溫當年紅軍在長征中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感受紅軍長征的艱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讓同學們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心里播下紅色的種子。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薪火相傳·勞動實踐”研學活動的最后一站來到了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與黔方研學旅行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共建的 " 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基地 "——黔東南高新農業科技示范園。
據悉,該示范園占地 320 畝,是集旅游、觀光、科研和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示范園區,由科技交流培訓、旱地作物研究、精品水果展示、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 7 個功能區構成,是目前黔東南州唯一一個一年四季均有特色生態農產品種植及銷售的示范基地,也是黔東南州青少年農業科普基地。在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園藝所王忠平所長及7位高級農藝師的帶領下,先后開展了農業小知識科普、游園、農作物種植等活動。
在農業科普小知識課堂上,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園藝所橙子姐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學們分別介紹了“植物分類學小知識”、“黔東南州氣候特點和主要農產品”、“常見的精品果蔬作物”、“關于植物的趣味小知識”四個板塊知識。同學們一邊聽課一邊在研學筆記上記錄下重點要領,初步掌握了基礎的農業知識。
“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花嗎?”在一片色彩繽紛的花海前,農藝師開始發問了。“這是在盛夏綻放的格桑花、硫華菊......”大量播撒格桑花花種,花卉的自由生長和色彩搭配,呈現出自然野趣、清新怡人的效果。”農藝師介紹到。
使用自然筆記材料包,觀察科普基地種植區的植物,然后繪制自己的自然筆記,在農藝師的帶領下,“自然筆記”觀察課堂正式開始了,同學們分別認識了花海里五彩斑斕的花朵以及肉嫩汁多的安江冰糖柚,通過觀察在研學手冊上繪制出了栩栩如生的自然作物,時不時向農藝師討教一番,收獲滿滿。
讓學生們親歷勞動過程,每個班級在基地里還擁有了屬于自己班級的小菜地。整理土地、開廂起壟、種植穴開挖、種苗定植......農藝師親手演示如何正確栽種小蔥后,同學們陸續開始種植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根蔥”。固定十字架、填充稻草、穿上衣服、扎個辮子......有的同學還現場制作了菜地里的稻草人。“愿這片土地能豐收”“希望小蔥茁壯成長......”,這是同學們對班級小蔥的成長寄語。培養同學們養成勞動的習慣,形成以勞動為榮,以懶惰為恥的品質,日后,同學們還可重返園區看望自己的小蔥,施肥除草,等小蔥長成后,還可免費帶回。
通過此次紅色研學活動,全體同學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的紅色精神,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的艱辛。同學們紛紛表示,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方面充實自己,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祖國,回報社會。”
凱里市第四小學校長羅洪林表示,強化少年兒童的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意義重大。希望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體驗到革命者的無畏和跋涉者的艱辛,品嘗到勞動后豐收的甘甜,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自覺愛勞動,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貴陽晚報 潘歡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