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兩違”工作的部署,臺江縣革一鎮積極組織力量,狠抓落實,加強宣傳、巡查和拆除力度,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全力打好“兩違”攻堅戰,著力打造精而美、美而優、優而特的生態循環小鎮。
強化制度建設,確保履職高效。一是成立“兩違”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及專班。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雙組長,鎮黨委班子為成員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政策宣傳報道、物資保障等工作專班,專班人員由各站辦所精干力量組成,全面負責查處“兩違”的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二是下發全鎮“兩違”整治工作方案。制訂細化的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目標、時間點、路線圖,采取“街長制+鄉村振興網格員+十戶一體”推進的模式,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切實壓實“兩違”整治工作責任。三是建立定期調度機制。針對治理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建立分析預判機制,每周一定期進行調度,分析研判存在的問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強化宣傳引導,確保人人知曉。一是開好兩個會、寫好一封信。組織召開鎮村兩級“兩違”清理和農村環境整治啟動會13場次,將會議開至村五大員、組長,全面傳達縣委縣政府關于深化“兩違”整治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由鎮包保領導、駐村同志(含幫扶單位的同志)組織群眾召開院壩會60余場次,讓群眾理解支持“兩違”政治工作。針對外出務工人員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推送,針對在家人員通過發放紙質宣傳資料等形式下發《致全鎮人民關于全面整治“兩違”和開展環境治理的一封信》,真正做好宣傳工作不留死角。二是用好雙語宣傳,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立足轄區實際,結合通村廣播,創新“苗漢雙語”宣講模式,用苗族群眾更“聽得懂”的語言,加大對“兩違”整治工作的宣講力度,打通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共通過通村廣播宣傳1000余次。
強化摸底排查,確保施策精準。在前期摸排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摸排內容,分類建立廢棄圈舍、建房影響風貌、已建未完工、在建新建、干部違規建房等5類細化臺賬,對各類臺賬進行深入細致分析研判,針對不通類型,綜合采取司法行政拆除消除一批、現場制止自行拆除消除一批、政府強拆消除一批、合法補辦用地手續消除一批等方式,多措并舉逐步消化存量,堅決打好這一場“兩違”綜合整治攻堅戰。
強化重點整治,確保取得實效。一是以點帶面,形成突破。從臺盤至工業園區沿線、革一屯上(集鎮)“兩違”整治入手,結合“街長制”工作重點,抓好兩個重點區域的亂搭亂建、生活污水垃圾、廁所以及豬牛羊圈影響視覺感官區域的整治,并逐步延伸至剩余村。二是分類實施,分步推進。
針對建成的符合城鎮發展規劃的,能夠辦理宅基地的及時予以辦理,在風貌整治上按照縣統一標準進行打造;針對正在建設的,限制不能高于3層,要求限期之內建設完成;針對不能限期建設完成的“兩違”建筑,勒令限期整改。三是嚴格執法,嚴厲打擊。繼續加大對全鎮“兩違”問題摸排力度,對發現的新增問題,堅決予以嚴厲打擊,對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發現一起、制止一起、拆除一起,建立起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的長效機制。對妨礙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打擊報復執法人員或村組干部的,綜合協調縣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依法從嚴從重打擊,打消執法人員和村組干部開展工作的后顧之憂。
強化監督檢查,確保落地落實。由鎮紀委、鎮黨建辦組成聯合監督檢查組,實地督查、走訪調查、聽取匯報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對全鎮“兩違”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并及時通報監督檢查情況,對整治工作不主動、不及時、不到位、失職瀆職導致違法問題不能及時消除、“兩違”問題新增不斷的,一律追責問責,對國家工作人員參與或幕后指使、支持“兩違”行為的查處,從嚴從重追究責任,堅決以鐵的紀律推動工作的落實。(劉輝、白偉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