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凱里市民宗局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結合少數民族村寨的實際,堅持以政策為支撐,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與時俱進,搶抓機遇,少數民族經濟社會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各民族團結進步、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一是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截止目前,共爭取中央和省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850萬元,實施項目7個,涉及產業路硬化、環境綜合整治、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通過嚴格落實責任,狠抓項目建設督查管理,項目建設各項指標均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直接惠及4個少數民族村寨。
二是以社會監測為抓手,準確掌握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建立凱里市民族經濟工作信息管理系統,將統計監測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獲得公共服務情況、民生改善情況等的監測分析,全面掌握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動態,并按時上報統計數據,及時體現少數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
三是以少數民族村寨發展為抓手,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作為扶持少數民族村寨發展的主要任務,截止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2個,完成產業路硬化2.7公里,環境綜合整治地面硬化3767平方米,項目的建成,少數民族村寨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有效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四是以扶持民貿民品企業為抓手,大力支持民族商品產業發展,深入開展“助推民貿民品企業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活動,通過對民貿民品企業幫助扶持,民貿民品企業得到發展壯大。(楊秀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