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更好發揮文化陣地引領和輻射作用,凱里市以全省推進民生實事易地扶貧搬遷綜合性文化服務100個示范點建設為契機,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扎實推進白午街道清泉社區易地扶貧搬遷綜合性文化服務示范點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陣地建設,強化服務水平。對照《黔東南州易地扶貧搬遷綜合性文化服務示范標準(試行)》,補足短板,強化弱項,完善功能,高質量推進示范點建設。清泉社區示范點規劃占地面積800平米,開設新時代文明活動中心、舞蹈排練廳、棋牌室、書畫室、兒童活動室、圖書借閱室各1個;掛牌成立凱里市圖書館白午街道清泉社區服務點,配送借閱室圖書3000冊;配套室外文體場所籃球場3個,健身路徑2套。
聚焦群眾活動,強化文化引領。將清泉社區示范點納入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分館進行管理,委派專業人員進社區,實行一對一結對模式,加強業務指導、活動組織、人員培訓、課程輔導。該示范點圍繞“建黨10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以傳統節日、節假日為契機,先后開展了“喜迎新春慶佳節·共建幸福新家園”、“童繪簸箕·藝彩紛呈”、“秀婦女才藝·展巾幗風采”、“大歌聲聲如天籟·我把歌聲獻給黨”、“中國夢·勞動美”、“白午易地搬遷安置點關愛長者計劃”、“溫馨五月·感恩母親節”、“快樂童年·繽紛六一”等文化活動共16場次,帶頭歌頌黨的好政策400余人次,講搬遷新故事260余人次。
聚焦隊伍建設,強化服務基礎。積極發展社會宣傳文化隊伍,動員和鼓勵大中專畢業生投身文化事業,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鼓農民畫傳承人、退休教師到社區文化服務中心進行指導,接收西部計劃志愿者充實基層文化服務隊伍。牽線凱里學院與示范點社區簽訂志愿服務結對協議,授牌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為示范點提供為期三年的志愿支教服務。截止目前,該示范點配備有專職文化服務人員1名,兼職人員10名,組建文化志愿服務隊1支,舞蹈隊2支,民間表演隊2支,健身隊伍6支,挖掘培養文化隊伍3支。
聚焦服務功能,強化穩定就業。利用文化服務中心多功能室宣講黨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就業培訓,提升勞動力職業素質,通過對未就業人群和勞動技能缺乏人群進行數據分析及走訪了解,積極對接用工單位需求,合理確定培訓科目,制定全年培訓計劃,訂單式組織開展技能培訓。今年共開展家政、電工、物業管理、養老護理、美容美發、中式面點等科目培訓共9期,培訓432戶506人,實現就業312人。截至目前,白午街道清泉社區共有搬遷勞動力9140人,已實現穩定就業8565人,就業率93.7%,一戶一就業率達100%,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左敦 王紹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