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續發力,強勢推進。一是貫徹有聲,部署有力。針對當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專題部署道路交通“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要求領導帶頭上陣、沖鋒在前,全體民警樹立信心、自我加壓,盡一切力量實現路面秩序管控力、道路交通暢通率和人民群眾滿意度“三個提升”目標。二是不等不靠,全面鋪開。從各鄉鎮、公安機關交警和派出所等部門兩個緯度,深入研判分析當前各路段道路交通形勢和存在“短板”,結合交通安全巡查,以“雙違”、酒駕醉駕、無證駕駛、貨車超載和疲勞駕駛等突出違法行為為重點,力求短時間內形成社會聚焦和整治聲勢。三是盤活力量,高效運轉。壓實屬地政府領導責任,整合交警、派出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等各方力量,全面盤活執法力量資源,充分發揮公安片區交警中隊與派出所聯動機制作用,聯動網格員、志愿者等交通管理力量,有效彌補道路管理“盲區”。
二、多維發力,打出聲威。一是當好“主力軍”,落實滾動整治。在保證每日防疫卡口查驗警力的基礎上,將警力全部投向路面,加大“一早一晚”及周末、節假日等重點時段和事故多發高發等重點路段的巡邏檢查頻次和密度,集中優勢警力開展高頻率集中整治,確保“打出規模、打出聲勢、打出成效”,不斷提升執法管控效能。“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來,截止5月6日全局共現場查獲各類違法行為3832起,同比上升185.5%,其中酒駕醉駕75起、超載142起、超員178起,同比分別上升102.7%、468%、206. %。二是打好“主動仗”,加強聯勤聯動。在滾動整治的基礎上,以分時、分段、包干的模式,強化對重點路段和區域的全天候、常態化固守工作,并加強與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等部門的聯勤聯動,開展錯時巡邏、分段巡邏,做到力量向轄區關鍵部位、重點路段等車流較大等路段傾斜,嚴管重點車輛,嚴查重點違法。今年3月以來,共查獲非法運營66起,城市工程車運輸車超載37起,環比分別上升660%、370%。三是把好“科技關”,強化動態管理。依托道路監控、“天網”和“雪亮”等視頻監控系統加強路面動態管理,從嚴查處超載超員、非法改裝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決不姑息手軟。今年以來,通過數據賦能查獲交通違法43起。
三、全面發力,消除隱患。一是編好企業主體“責任網”。會同交通運輸等部門定期走訪運輸單位,督促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并按照“一企一策”要求建立企業隱患清單,每月底前通報運輸企業營運車輛違法、交通事故及安全隱患情況,落實依法處罰和監督管理舉措,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整改不力的企業開展聯合約談,對所屬車輛發生運輸事故的開展聯合深度調查,督促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和隱患整改。今年以來,會同交通運輸等部門先后開展深度調查8次。二是推進源頭隱患“大清零”。持續狠抓重點車輛和駕駛人隱患“清零”,全面摸排轄區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駕駛證的審驗、換證、滿分學習及重點車輛、農村面包車逾期未檢驗、未報廢和違法未處理等情況,加大催辦力度,督促消除隱患。截至目前,全縣“兩客一危”、校車、“營轉非”大客車檢驗率、報廢率均達到100%,AB類重點駕駛人審驗率、換證率分別達到86%、92%。三是筑牢道路隱患“安全線”。強化交通事故多發道路“防險除患”工作,深入排查整改事故暴露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做到逐一排查、限期整改、對賬銷號。開展綠化遮擋視距及影響安全駕駛、貨車右轉彎隱患等專項治理。
四、多點發力,營造氛圍。一是進校園“零距離”引導。深入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采取主題宣講、播放視頻、組織交通安全體驗等形式,結合校園周邊的道路交通實際狀況和本地發生的涉及學生典型交通違法或事故案例,上好交通安全教育課。同時,通過校訊通、家長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學校LED電子顯示屏等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提示警示。二是走企業“點對點”警示。結合疫情防控“清零”行動,深入轄區“兩客一危一貨”重點企業,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張貼事故案例掛圖、發放宣傳資料、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從典型違法及案例對重點車輛駕駛人進行教育,做到警鐘長鳴,防患未然,有效提高駕駛員文明交通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三是深入村寨“面對面”宣傳。推進農村交通安全巡回宣講活動,用好農村“大喇叭”及微信公眾號等,曝光典型違法案例,在公共場所、廣場等人流車流密集場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擴大影響力和震懾力。活動期間,共深入村寨開展宣傳服務活動360場地次,累計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2.6萬份。 (通訊員:劉芳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