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基層黨建引領,提升綜合整治出成效。一是成立村黨支部+寨管委工作機制,以“雙書記”(即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寨管委主任為副組長,其他村兩委和駐村干部、幫扶干部為成員,分片包保責任制,全權參與指導各寨保潔員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并發動黨員和志愿者積極參與,形成合力。二是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通“三會一課”、“上黨課”、“開壩壩會”等活動,引導村民群眾改變從“擺脫臟亂差”逐步提升到“追求鄉村美”的良好環境衛生習慣,逐漸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建”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重點對農戶聚居院落、村委會周邊、村寨主干道、河道溝渠、水源地周邊及農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引導群眾樹立“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的環保意識,著力營造舒適、干凈、亮麗的人居環境,宜居鄉村入畫來。
強化黨員示范發揮,提升宜居鄉村有顏值。一是上下聯動,全面動員。采取村委會抓實施、寨管委抓落實,全民參與的新模式,開展全民行動“大清掃”、“大整治”活動,組織黨員、幫扶干部、志愿者、村民群眾等開展公益活動,助推人居環境整治上新臺階。二是明確重點,綜合提升。通過以“村莊清潔行動”為抓手,大力整治道亂占、車亂停、房亂建、線亂拉、牌亂掛、垃圾亂倒等亂象,積極開展村、組、戶三級評比機制,專項整治活動20余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村級綠化美化提升。三是自籌自建,亮化美化家園。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活動中,不少村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自籌資金、投工投勞、建設亮化美化家園,確保宜居鄉村有顏值。
強化全民宣傳參與,提升素質村民顯文明。一是開展形式多樣,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廣播器、宣傳單、懸掛標語、鄉村大喇叭等多種有效措施,廣泛宣傳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宣傳健康飲食、個人衛生、日常保潔等衛生常識,提高群眾知曉率和環境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二是積極開展整治行動,組織幫扶干部和村民群眾聯合開展衛生大掃除、清理牛皮癬、整治亂堆亂放、亂涂亂畫等負面影響環境衛生整治,抓好宜居鄉村建設行動,確保整治有氛圍。三是組建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少年兒童帶動家庭、輻射社會的示范效應,開展鄉村振興“小手拉大手”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通過學生素質培養和社會實踐活動,帶動家庭、輻射社會,確保宜居鄉村取得實效。(潘仁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