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今年以來,凱棠鎮在養小村報牛片區建立100畝規范化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覆蓋農戶42戶,免費為示范區農戶發放玉米種子150公斤、大豆種子300公斤。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制作了“圖畫式”種植示意圖,通俗易懂,并開展技術培訓,講解種植技術方法,叮囑田間管理各個重要環節。此外,安排一名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蹲點指導示范區,全程“一對一”為農戶做好技術服務。凱棠鎮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大力推廣“2+3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提高單產水平,增強生產和供給能力。
“雙珠種植,行距距離玉米與大豆之間為50厘米,玉米與玉米之間為60厘米,大豆與大豆之間為40厘米,拉好線后播種,注意穴與穴之間呈“三角窩”坐落,種子不要與底肥相接觸,播種后用細土蓋2-3厘米。要科學施肥,做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示范點蹲點技術員指導農戶說。同時,凱棠鎮組織各村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村民小組長等人員,分組分片進行責任劃分,采用微信、QQ、廣播等工具和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等方式,對全鎮4939戶農戶開展大豆種植技術宣傳。
凱棠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生產,通過抓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強農惠農大豆補貼政策,建立了到村到戶到地塊的糧食生產臺賬,對全鎮大豆種植意向面積進行排查登記,并有序將大豆種子發放到群眾手中。截至目前共計發放“七星一號”品種大豆4700公斤,硼肥1570袋,可種植面積1566.7畝。該品種為高產鮮食大豆,綜合抗性強,口感品質好,籽粒畝產量200公斤以上,預計全鎮大豆產量達320噸,產值315萬元,有效助農增收。(通訊員/王婉蘭、宋啟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