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2日至23日, 黔東南州侗學研究會侗學工作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
凱里隆重召開。得到州民宗委,州社科聯,州民政局等單位到會指導。特邀請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侗學會原會長楊序順,州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耿生茂,省民政廳正廳級干部唐映祥,
凱里學院原院長姚仁海,省侗學會會長石開忠,黔東南州政協原副主席、州侗學會原會長王先瓊到會指導。黔東南侗學研究會會長王安邦、黔東南侗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盛、黔東南侗學研究會副會長龍昭棟、楊子奇、楊漢林、宋堯平、吳泰葦、楊漢梅,監事吳定國出席會議。
(大會會場)
會議由黔東南侗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盛主持。黔東南侗學研究會會長王安邦作年會報告,副會長龍昭棟作財務工作報告。年會總結了 2023 年工作,安排 2024 年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侗學會原會長楊序順講話)
州侗學會理事、侗學專家、各縣(市)侗學會員代表、州苗學會、州水家學會、 州瑤學會、州畬族研究會等兄弟學會代表,銅仁、黔南等兄弟市、州的侗族學者、專家、會員代表120人齊聚一堂,研討打造“黎從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橋頭堡”建設,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大計。
(黔東南州人大原主任耿生茂)
會議充分肯定了2023年侗學會工作的成績。
(省侗學會會長石開忠開展講座)
2023年黔東南州侗學研究會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在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團結奮進,主動作為,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務。
(黔東南州侗學會會長王安幫)
2023年勝利完成學會換屆,推動工作深入開展。聘請姚源金等17人為侗學專家,聘請龍耀宏等7人為侗學特邀研究員。期間,召開了黔、湘、桂侗學工作交流會,柳州市、銅仁市、黔南州、通道縣、三江縣侗學研究會等作了交流發言。大會明確了
全州侗學研究工作的目標任務。一年多來,學會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學會管理。完善工作機構,細化職責分工。爭取資金支持,規范財務管理,改善辦公環境,完善辦公設備。積極發展會員,完善會員管理。
會議指出,為將黔東南州侗學研究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資料系統完整地保存下去,學會組織人員編輯了《黔東南州侗學研究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資料匯編》進行存檔,充實檔案資料,為下一屆理事會籌辦換屆會議提供參考。為加強侗學研究會會員能力建設,把2023年度省、州、縣相關學者、會員涉及黔東南州農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優秀論文匯編成《論文選編》。
會議指出,2023年侗學會助力“橋頭堡”建設,文化賦能推進鄉村振興。
黎平、
從江、
榕江三縣是貴州南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沿陣地,是大灣區沿貴廣高鐵、廈蓉高速進入貴州的第一站。為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實施意見》,以及州委、州政府關于打造“橋頭堡”的有關要求,學會立足實際,找準切入點,開展工作。
會議指出, 2023年 加強學會交往,開展學術交流。深入調查研究。撰寫調查研究報告,科研成果喜人。2023年,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積極參加民族節慶活動。由州侗學研究會、
劍河縣侗學研究會主辦,
劍河縣磻溪鎮化敖村承辦的“慶豐收 過侗年”活動在化敖村舉行。侗族同胞歡聚一堂,載歌載舞過侗年,慶豐收。
會議強調2023年侗學會做了大量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工作實實在在,值得肯定。要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新的起點上,下大力氣搞侗學研究,啟動文化繁華。侗學研究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進行研究,大力研究侗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的起點上,要研究哪些傳統文化可轉化為新的文化,為社會建設服務。我們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不夠,還有空間,還須積極探索。侗學方面的重大課題,建議組織力量來做,黔湘桂三省的力量是能夠把最重要的大的課題做好。
會議強調,2023年的侗學工作,思路更寬、辦法更多、力度更強,對近年的工作安排不多,但是實在,具有前瞻性,需要狠抓落實。要重視農村文化傳承,總結出規律,回答根本問題,通過文化現象,進行課題研究,出版書籍。要高度重視開發具有旅游價值的旅游商品,提高人民收入。把旅游產品開發出來推廣銷售出去,要把節日打造成旅游商品,改變自娛自樂的節日方式,強化與市場接軌,促進民族創收。要把有市場基礎的侗族商品規模化生產,把侗族商品推向市場,推向超市。
在侗學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貴州省政府印發支持
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相關文件進行研究,提交了研究成果。省侗學會龍耀宏教授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行講解。當前貴州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創建到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省創建,其中自有獨特的歷史發展邏輯。考察
黔東南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王道東 吳禮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