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山上兒童放紙鳶,山下游人紛紛追畫船。東風拂人面落花作簪,踏遍春山不思還。我上春山,與你相見,我攢了一年萬千思念……”2024年一首《上春山》火爆出圈,讓人仿佛置身于多彩貴州的旖旎春色中。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了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戰略定位,要求貴州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文章,推動“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從能源結構調整的“減法”到綠色制造革新的“加法”,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態卷軸正在徐徐展開。國家稅務總局凱里市稅務局緊跟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積極落實“多策組合”的綠色稅費優惠政策,為“上春山”增添片片新綠。
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爐碧經濟開發區的凱里盛運環保電力公司,垃圾庫里如小山般堆放著生活垃圾,工作人員操作巨型機械手臂,將生活垃圾經過投料口投放到焚燒爐。污染環境的生活垃圾通過高溫焚燒等環節處理后,變廢為寶,成為源源不斷的電力輸送出來。
凱里盛運環保電力公司總經理方學武介紹到,電廠焚燒處理的生活垃圾主要來自凱里市以及周邊六個縣,每天處理量達到800噸。垃圾焚燒發電、煙氣處理排放、污水凈化利用、殘渣綜合利用,全封閉的處理將實現“無害化、資源化”,助力解決“垃圾圍城”等環境問題,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化為源源不斷的電力并入南方電網送入千家萬戶。
為幫助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積極投入循環再生技術,國家稅務總局凱里市稅務局發揮稅費優惠政策正向激勵作用,多途徑問需送策,采取“首席稅費服務專員”政策宣講,“青年服務隊”上門輔導,稅費優惠政策“大禮包”派送到企等方式,積極落實“政策找人”精準服務,推動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與企業智能匹配,引導企業變廢為寶、“點綠成金”。
2022年以來,凱里盛運環保電力公司享受到了180余萬的環境保護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得益于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該公司不斷改進垃圾發電技術,完善環保生產系統,推動二期項目建設進入快車道。預計二期項目投產使用時每年可實現生活垃圾處理量40萬噸,年發電量1.65億度。
同樣是享受到稅費支持政策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貴州眾鑫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回收、加工廢舊紡織品及各種塑料,生產銷售各類紡織化纖原料、色母粒、亞克力等產品的企業,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遠紅外線光譜自動顏色分選和材質分選設備,同時也是凱里市唯一一家具備聚酯類廢舊物回收合格資質的企業。
“在企業成立之初,我們通過走訪了解到該企業是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將廢塑料變成具有經濟價值的再生塑料,減少廢棄塑料對環境的污染,有效促進資源的節約利用。當即對企業涉及的一些稅費政策進行了宣傳輔導,”凱里市稅務局爐山稅務分局分局長陳巍說到,“近年來,我們積極落實一系列扶持資源再生利用行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2021年至今,貴州眾鑫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收優惠達到845萬元。”
稅務部門主動解鎖“綠水青山”的守護密碼,針對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低碳產業等領域的重點企業,提供貫穿“資源采集、生產流轉、循環利用”全流程的稅費服務,幫助相關經營主體持續拓寬“向綠而興”的發展路徑。
談到稅收扶持,貴州眾鑫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劍明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稅務部門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細致講解稅費優惠政策適用條件、適用范圍、申請流程,幫助我們及時享受國家政策紅利,讓我們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擴大生產規模中,為企業發展鼓足了勁。特別是黔東南州對接融入大灣區“橋頭堡”建設有關政策出臺后,我們信心滿滿加緊了新的生產線投入。”目前,貴州眾鑫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新建的3條塑料顆粒生產線已于2023年12月建成投產,預計全年產值將達3億元。
只此青綠,久久為功。凱里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波表示:“我們將根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特點和稅費情況順時而動,及時將利好政策送到企業,幫助企業提高稅收風險管理能力,為進一步為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添力賦能。”
(凱里市稅務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