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 提速旅游建設
在線投稿郵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值班QQ:449315
時間:2008-09-11 00:00:00 來源:貴陽日報 點擊:
在旅游發展的“大盤”上,黔東南州賦予了貴州旅游無與倫比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成為貴州旅游發展的黃金寶地。近年來,這里依托獨有的民族旅游資源,大力提速旅游業建設。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黔東南州旅游業便已起步。一些民族村寨及當地風俗習慣、節慶活動從那時起便開始引起海內外游客的興趣。經過10多年的發展,如今,旅游業已成為黔東南經濟發展的亮點。為挖掘內在潛力,提升旅游水平,近年來,黔東南州把旅游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點產業加以定位,并針對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作了全面規劃與調整,形成了“四圈一區”區域經濟,即以
凱里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以氵舞陽河山水風光、名勝古跡為中心的旅游經濟圈,以雷公山苗族文化為中心的原生態旅游經濟圈,以侗族文化為中心的原生態旅游經濟圈和黔東工業經濟區。在這“四圈一區”的發展戰略里,旅游產業發展占了大頭。
根據多年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經驗,黔東南州從全州上千個民族村寨中,精挑了33個村寨作為打造民族文化的精品示范點,并計劃通過精品村寨的帶頭作用,逐步輻射區域,形成巴拉河旅游區、仰阿莎文化中心、黎平旅游等區域旅游圈。
如今,凱里的南花、雷山郎德苗寨,叢江的岜沙苗寨、小黃和銀壇侗寨,黎平肇興、地捫侗寨,榕江車江、丹寨的石橋等已蜚聲海內外,成為黔東南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村寨。據統計,2007年,全州33個精品民族村寨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旅游收入5.2億元,今年春節,僅黎平的侗寨就接待游客逾萬人。
旅游產業的打造擴大了黔東南州在海內外的知名度,近年來,在省內許多大型外團接待活動和考察活動中,到黔東南州旅游,體驗民族文化成為重頭戲。大批的境外考察團如韓國旅行商媒體考察團、歐美旅行商推介團、日本參觀團等也都吧推介目標鎖定在黔東南州。每年的黃金周,黔東南州的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一直居全省九個地州市的前三名。
點帶面、村寨帶區域的“精品帶動”之路使黔東南州迎來了旅游的豐收年。去年,黔東南州全年旅游人數達到84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0.7億元,增幅達27%。旅游接待人數占全省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上一篇:黔東南各大酒店倡議 讓客人滿意在黔東南
下一篇:02年至07年 全州發生火災434起死亡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