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小風洞至都蘭村公路是凱里市的第二條通村油路,它的開通解決了數萬群眾的出行難題,不過,開通才四年時間,已有多處被損壞,其中一些路段因損毀嚴重具有嚴重安全隱患。
4月4日,記者接到當地群眾反映后對此事進行了采訪。小風洞至都蘭通村油路起于凱里市爐山鎮小風洞,并在小風洞與省道306線連接,止于大風洞鄉都蘭村。而都蘭村,在兩地州(黔南、黔東南)、三縣市(凱里、黃平、福泉)的交界處。
記者從小風洞進入該公路進行了探訪。在小風洞附近的路段,道路泥化、沙化現象嚴重,這些泥沙多是從過往貨車上掉落下來的,因未及時清除,時間一長,就形成了泥沙路。而從爐山鎮倒巖路段起直至都蘭村,道路損毀現象屢見不鮮。
倒巖附近一個叫瓦廠的路段原本道路平坦,但現今路面出現了較大的落差,其中地理位置較高處路面龜裂,裂縫滿地都是;低矮處路面表層的瀝青層已完全脫落,路面巖石裸露、坑坑洼洼(如圖)。當地群眾介紹說,一個月前,一輛運輸沙子的貨車行至此處時,因路面原因突然翻倒,造成了財產損失,所幸未有人員傷亡。
在大風洞鄉碗寨村龍塘壩組至碗寨路段,被毀壞的路面至三處。其中一處系爬坡拐彎路段,其路面不僅沙化嚴重,而且出現了大溝槽。當地群眾介紹說,經常有車輛,特別是外來車輛在此處爬坡時突然停下,因為駕駛員被眼前的溝槽嚇壞了,慌忙停車避險。
據了解,小風洞至都蘭通村油路工程是2009年凱里市委、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它全長20公里,總投資810萬元,參照四級公路標準建設,于2009年4月正式開工。通車時,凱里當地媒體稱,該路建成通車后,魚井、碗寨、都力、都蓬、都蘭等9個村的村民出門走山路,運輸生產、生活資料全靠肩挑背馱的歷史宣告結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