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9時許,凱里供電局輸電管理所李明華班長和他的特巡小組來到凱里小高山110千伏凱大線25、26號電桿下。這里是該局的一個固定觀冰點。他們首先圍著電桿基礎轉了轉,然后拿出紅外測溫儀、望遠鏡、照相機“三大寶貝”,迅速投入觀冰工作:一個用相機對桿號、線路通道和有無覆冰情況拍照,一個用望遠鏡觀測冰情和有無線路缺陷,一個用紅外測溫儀測量氣溫溫度、覆冰厚度和線路接點有無發熱情況,然后掏出電話向值班領導匯報觀冰情況,以備綜合分析。
測溫儀顯示,此時溫度為零下1度;導線迎風面沒有覆冰。李班長說,除了固定觀冰,他們累計還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巡線。
當天,面對大雪的突然造訪,讓凱里“美麗凍人”。而對于供電局的員工來說,他們的首要工作就是觀測冰情和踏雪巡線。
走在白茫茫的大山里,腳踩在柔柔白白的雪地上,一腳深一腳淺。幾乎是一個山頭一基電桿和一座鐵塔,而這基電桿在這個山頭,另一座鐵塔卻在另一個山頭上。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卻要穿過無路的山谷,我們的“巡線之旅”根本就沒有路,每一個腳印都是“第一步”。進了山就只能沿著高壓線路走,每基桿塔是稍息的地方,巡線計劃的最后一基桿塔則是唯一的終點。
保電人員在對電線上的覆冰情況進行實時巡視和觀測
今天巡線要比平常費力得多,前面溝溝坎坎,路似有似無,本來10分鐘的路,我們用了半小時的時間才到達另一基。基本上是上半身被汗水濕透,下半身被雪水浸透。穿行在海拔1300多米的小高山上,記者累得前胸貼著后背,有點頭暈,氣喘不上來。呼呼的寒風不時從耳邊刮過,吹得臉上生疼,清鼻涕不斷地冒出來。巡線觀冰員們不僅要注意腳下的安全,還得提防樹上高空落下來的冰塊。“我們每年都能到山上來欣賞下難得一見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景。”另一名特巡員闕爽林調侃道。
下午兩點鐘,來到2號鐵塔,遙望220千伏凱里變,你會發現有著十多條高壓線路從變電站里面伸出。如果把變電站當作一個人的“心臟”,那么那些高壓線路則是“心臟”外的“血管”。而今天,李班長和他的特巡小組所巡視的110千伏凱大線就是其中的一條“血管”。凱大線全長14.3公里,有53基電桿和鐵塔,是連接凱里城區的主要供電通道之一,關系著城里50多萬苗侗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用電。他們要防止“血管”梗塞、斷裂。
“今天巡線,除了個別幾基鐵塔塔身上有積雪,其他線路導線、拉線、絕緣子、避雷線上都未發現覆冰等情況。”巡線觀冰工作人員的匯報讓大家懸著的心放下了。(石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