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高海拔山區都搞了十年的搶修工作,還擔心爬上低海拔的電桿?”,7月23日晚7時,海南文昌10千伏糖廠線路搶修現場,凱里電網三穗供電局員工王樹軍豪邁地說。
2014年7月18日,超強臺風“威馬遜”給海南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情發生的第4天,凱里電網組織140名苗鄉侗寨電力服務隊星夜疾馳,于23日15時到達災情最為嚴重的文昌市,稍做休整,于當日16時全力投入搶修工作,打響援瓊抗風第一槍。
16時,文昌地區艷陽高照,在東倒西歪的10千伏糖廠線路31至58號電桿下,苗鄉侗寨電力服務隊的旗幟迎風飄揚。王樹軍“蹭蹭蹭“的爬上了傾斜成35度的16號電桿,將繩子緊緊的綁在桿上四4分之三處,又快速的爬了下來,加入桿下拉桿校正人員的行列,“123…123…”隨著整齊一致的口號聲,16號桿慢慢的恢復了原裝,又挺立在田坎上。
“山都爬了十年,還擔心爬海南的電桿。”對于爬電桿潛在的危險,按王樹軍的說法,相對埋植在崎嶇不平山區的電桿,搶修時爬上桿,因視野不開闊而導致心情不爽。而海南地區土地平整,爬上去后視野開闊,心情愉快,“在山區,爬上電桿,只能看到山,而在這里,爬上去我還能看到大海叻。”他補充說。
“山區校桿由于土質較硬,需要機械設備輔助,但海南的土質松軟,拉桿校正基本不需要這些設備,繩索人工拉即可。”對于山區校桿與文昌校桿效率對比,三穗供電局另一名員工孔慶明這樣解釋說。基于這實地操作認識,使他們對完成當天的工作充滿著信心,加快了搶修的工作速度,似乎忘了海南的烈日給人造成的疲憊。
盡管出發前做了一番來海南后出現應對困難的思想準備,但這24名參加文昌災后重建工作的三穗供電局員工,卻對文昌地區的蚊蟲咬人問題心有余悸。他們在貴州山區平常的搶修工作中,被蚊叮蟲咬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海南地區的蚊蟲“厲害”程度確讓他們別有一番認識:“你看看我的腿脖子,被這種螞蟻咬得紅腫起來了,我們地方的螞蟻并不咬人。”孔慶明掀開了褲腿,向同事們展示了螞蟻留下的痕跡,“明天得檢些藥來防備。”
“這地方的蚊子個頭也打啊,大白天也吸血,我感覺如果是晚上,恐怕要吃人。”王樹軍開玩笑說。他也向的同事們展示了耳根下被蚊子咬而留下的傷痕。
盡管有著他們不適應的各類外因,但當天他們還是順利提前完成海南供電局布置的搶修任務。三穗供電局班組這24名員工,在夜幕降臨前,超額完成10千伏糖廠線路10根電桿休正的任務,以3小時休正14根電桿的成績,獲得了凱里電網與海南電網同仁的一片贊聲。(萬明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